可你想過我們這些選擇了影視圈,選擇了導演、演員、乃至工作人員的從業者,將會面臨怎樣一種寒冬麼?
他們走了,我們怎麼辦?
再繼續重新開始培養觀眾?
修修補補觀眾們那顆千瘡百孔的心?
那時候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老傢伙”還做得到麼?而那些成長在這個時代,已經習慣了網際網路模式,不再精修演技,或者徹底浮躁起來的演員流入到市場裡,對觀眾真的負責麼?
到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
說這些話時,楊蜜情真意切。
這會兒不是喝酒。
也不是朋友閒聊。
而是她作為演員,作為影視從業者,向一個還不自知,甚至毫無自覺性的演員的一種說教。
是的,沒錯。
就是說教。
甚至她還很確定,對方不會聽得進去。
但……她必須要說。
就像是老師明知道講課時會有學生在講臺下睡覺,但老師仍然會講吓去。
因為總有人在聽。
聽著這些知識點。
而對於差生,或許他聽不下去。
但萬一有一天醒悟了呢?
他萬一想到了老師曾經說過的話,或者在可以決定命運的中考、高考上面,偶然想起老師好像在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
透過這種知識點哪怕多做對了一道題,沒準這一道題的3分,就能幫助他跨過民辦的那條線……或者躋身於相對自身而言更好的那一所學校。
還沒上過大學的人不會明白大學好壞會對自己有著怎樣的影響。
哪怕老師們幫他分析,他也不見得會懂。
甚至當知道名校與民辦的差距時,那會兒已經為時已晚。
但……
能救一個,是一個。
這就是楊蜜的想法。
這兩口子能不能聽進去,她無所謂。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甚至她知道自己預測的都不一定對。
可誰讓自己是個悲觀主義者,凡事喜歡先考慮最壞的結果呢。
而她說完後,便扭頭看了一眼老公。
發現老公也在看著她。
眼裡只有一種情緒,叫做安全感。
不是男女之間,而是志同道合的夥伴湊到一起,可以把後背互相靠上去的安全感。
於是,雙金影后給出了自己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