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覺的就想到了李菲。
當初在橫店那次吃飯,那時候坐他身邊的人還是李菲呢。
大家聊的其實也挺痛快。
還真是有點物是人非的意思。
不過,他也算聽明白了。
說白了,對方應該也感應到了網際網路資本入場,可能會引起一場娛樂圈的洗牌……或者說變化。
就如同他說的那樣。
他36了,單純的做演員……其實紅也紅不到哪去,天花板已經到了。
錢也賺了不少。
所以想轉型做金字塔尖的那一撮人了唄。
“師兄覺得這是一場豪賭?”
判斷出了黃小明的心思,他直接問道。
黃小明笑道:
“對我而言,可以說是的。畢竟我現在自己也在做投資,而且從影視方面而言,樂視做的確實不錯。”
“可我要說我其實不看好他們的未來,你信麼?”
“……”
黃小明一愣。
楊潁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而楊蜜則是輕飄飄的瞄了老公一眼。
就見許鑫微微搖頭:
“其實不瞞師兄你說,不僅僅樂視在找我,阿里、滕訊也都在找我。不僅僅找我,逆風、雲圖,他們也在接觸。甚至有的人乾脆就想要直接成為我的股東了。第一,他們確實不缺錢,第二,他們的使用者確實非常多,用他們的話……怎麼說來著?”
見老公看向自己,楊蜜便說道:
“轉化率。”
“對對對,就是這個詞。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有著非常恐怖的潛在使用者群,而這些使用者群是都可以轉化成潛在的電影消費者。並且,他們還有個什麼……資料模型,大概意思就是能分析出來觀眾看電影的口味,需求,喜好,然後可以定製他們喜歡的作品。
咋樣?聽上去不錯吧?
但師兄想過沒,電影,電視劇,能被化為藝術範疇,肯定是有它的原因的。而藝術什麼時候可以被量化了?能被量化的東西,幾乎都是工業流水線的產品。就好像歌曲一樣。為啥輪子的歌能成為經典?而有的歌你連聽都懶得聽?”
說到這,他一攤手:
“我覺得就是這個道理。我不否認他們有錢,網際網路很厲害,甚至他們的資料模型什麼的很專業……誠然,人民喜愛的,就是文化藝術。但我覺得兩者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一旦,大家對這種按照口味定製的工業化產品產生疲憊之後,一定會產生逆反心理。包括樂視在內的網際網路公司所謂的這些資料模型之類的,一定會失敗。”
他這話幾乎可以用斷言兩個字來形容。
可說完之後,一旁的楊潁卻忽然來了一句:
“但至少也會繁榮一段時期吧?”
“……”
許鑫無語了……
心說你有病吧?聽不懂我說話?
而楊蜜卻反問道:
“但你考慮過他們犧牲的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