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這本書能寫的東西還有好多好多……可能最後會突破千萬字。
但實際上,這本書到現在為止,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了。
誠然,我還在不停的挖新坑。
比如《疾速追殺》,比如《繡春刀》,再比如紀錄片《國家寶藏》,米哈遊、《長津湖》等等。
但實際上,我在之前的單章也說過。
2013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骨眼。
原因也就在這。
我覺得2013年是縱觀整個娛樂圈,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分水嶺。
從這一年開始,網際網路公司開始進入影視圈。
當大規模資本流入到市場上後,金元時代到來。
野蠻生長的片酬,不成熟規則下,各種“空子”的千瘡百孔,以及被韓娛衝擊、市場需求之下,人們對娛樂多方面需求下誕生的諸多……在正常人看來很不理解的文化都會在今年開始進入萌芽階段。
其實在書裡,我反覆表達過我對娛樂圈現狀思考下的答案。
我始終覺得,高速化的資訊流,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這是時代所趨,冷靜下來思考各位會發現……真的沒有對錯之分。
我不知道看我書的各位有多少是80後、90後。
00後我沒經歷過,不好發表言論,但90後們應該記得,當時處於十幾歲的我們是怎麼被前人批評的。
當時我們的那些非主流、殺馬特之類的文化,其實在我眼裡,就像是從13年這個節骨眼逐漸開始全面爆發的飯圈文化類似。
注意,我說的是類似。
同樣的不被理解,同樣的無需被理解。
我覺得……可能10後、20後成長起來時,00後看他們也會跟90後當時的情況差不多。
開這本書之前,因為本身我寫了好多年的娛樂文,對於這些事情,不自覺的我就會去思考。而思來想去,我給這本書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就是成為一個下限。
就像是白鬍子。
一位頂著世界最強的舊時代殘黨,可在新時代,卻沒有能拉動他的船。
所以,在這本書裡,大家可以發現,許鑫並沒有過多去做一些帶有引導意義的事情。
他更多的看待事情的切入角度,是從一個很小的西北圈出發。
這個世界很爛,但不是我們擺爛的理由。
這個世界再爛,也總有人在縫縫補補。
我給許鑫的定義就是如此。
浪潮到來時,無人能獨善其身。
雪崩之際,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