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煤炭靠譜。
煤炭、房地產、KTV……反正只要有實業,是和人做生意,總要比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來的強的多。
……
7月19號。
《環太平洋》首周公映結束。
美國的票房來到了4800多萬。
說實話,這個資料並不理想。
作為一個2個億美金真金白銀投入的特效大片,這個票房顯然並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而美國那邊,按照楊蜜的說法,傳奇影業的人,和華納已經吵翻天了。
一週的放映,這片子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已經逆勢上漲到了百分之63。
影評人群體的口碑開始發生逆轉。
在去掉一些有色濾鏡後,大家覺得……這片子至少沒那麼差。
哪怕“人類線”蒼白了一些,但從機甲、怪獸這些層面,這片子其實並不差。
而爆米花程度,已經來到了百分之92。
也就是說,看過的觀眾也覺得這片子不錯。
傳奇影業的人之所以和華納吵架的原因也在這。首先,傳奇影業是一家實力還不錯的電影製作公司。但它的發行方面,卻一直比較差。
所以,這次的《環太平洋》,他們在投拍的時候,就找到了華納,希望藉助對方龐大的發行群體,來為電影做發行。
華納的發行厲害麼?
很厲害。
病毒營銷,就是他們第一個搞出來的。
鋪天蓋地的各種宣傳,讓人目不暇接的廣告,無孔不入的訊息擴散,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可這次《環太平洋》上面,這種宣傳卻做的很差。
楊蜜也是後知後覺的反應了過來,難怪她這次宣傳期如此忙碌。
搞了半天,華納的人根本就沒發力。
或者說,宣傳的很糊弄。
而現在電影的口碑以及觀眾的評價,意味著這是一部質量很不錯的好萊塢特效大片。但這樣的大片卻沒得到宣傳夥伴本身應有的重視。
傳奇影業的人自然不樂意。
而華納在不當人方面確實也不當人。
等反應過來該擴大宣傳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簡而言之一句話,現在是大家都不滿意。
2個億的投入……這片子在北美肯定是要賠本了。
或者說,它賠定了。
北美是全世界最大的票倉。
雖然天朝電影市場還沒上,但連最大的票倉都這成績……怎麼可能指望海外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