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已經停止住了感慨的許鑫就知道,他應該對這個故事很自信。
於是點點頭不再多說,直接翻開了資料的第一頁。
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彩頁。
螺旋狀上升的天空之中,人影綽綽,金光四射。
一隻身上的披風猶如綢緞,猶如彩練的猴子背對“鏡頭”,仰望蒼天。
看到這張彩頁的剎那,許鑫心說……味兒對了。
這張圖,足夠吸引人。
而接下來就是一些人設,他也第一次看到了對方心裡的“大聖”的形象。
坦白地講,平平無奇。
其實這件事也不怪任何人。
他相信他拿著“大聖”的這張彩頁問十個天朝人,得有十個天朝人會說平平無奇。
至於原因……很簡單啊。
他不是六老師。
當然了,這話可能也有些絕對,但意思是不差的。
所以,包括小和尚,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大嘴怪,以及一個看起來跟個白面書生的妖怪的人設圖都看完後,並沒有留給他什麼很深刻的記憶點。
他直接翻開了劇本。
這時候才發現,田小鵬的這份劇本應該是專門為自己定製的,裡面不僅僅有故事,還有插圖。
應該都是他自己設計的。
估計是怕自己無法展開聯想吧?
他也沒計較,一邊看插圖,一邊看故事。
而整個故事講述的內容其實也很簡單……或者說單一。
就是一個小和尚江流兒和“落魄了家人們”的齊天大聖的故事而已。一個……勉強可以定義為救贖的故事線。
很單一。
不過從這種單一的故事線上面,許鑫已經知道了他要做的並不是成年人的大聖,而是想要把成年人和小孩子一起“框”進去的電影。
那這個單一的故事就比較好理解了。
畢竟太複雜,小孩子不見得能看懂。
而把故事看完後,他又折了回去,看了下田小鵬設計的插畫。
這些插畫都屬於後期電影製作的雛形。
從畫風到分鏡頭,已經可以從中窺探一二了。
而仔細再看了一遍這些插圖後,他忽然搖了搖頭,對田小鵬說道:
“格局小了啊。田導。”
“……?”
田小鵬一愣。
以為許鑫是對故事有什麼不滿意,趕緊問道:
“許導覺得故事哪裡不對?”
“不是故事,而是分鏡……格局太小了。”
許鑫指著這處大聖揮舞著金箍棒,金箍棒發射出了如同刀刃一樣的金光切斷了混沌妖王的妖身,一隻看起來跟娃娃魚一樣的怪物胳膊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