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的喘息了幾聲。
可……
他還來不及產生“上岸”的喜悅,就再次被人按了下去。
因為……
從記者提問開始,許鑫發現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沒人對《金陵》感興趣。
最諷刺的事情也是這個。
明明今天是《金陵》的北美首映禮,可被提問最多的,卻是貝爾。
問貝爾為什麼出演。
問貝爾在天朝拍戲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問張一謀是否會迴歸藝術片的道路……
話題有很多。
唯獨,關於《金陵》的問題很少。
並不是說他們不問,而是問的都是關於《金陵》的問題,可偏偏……都不是許鑫自己“想聽”的……
也就是在這一刻。
許鑫忽然有了一種感覺。
他好像……模模糊糊的懂了那句“月是故鄉明”的意思。
今晚這群人,拋開邀請來的嘉賓觀眾不提,記者方面肯定都是北美這邊的發行公司請來的。
但這些人,並不是天朝人。
他們只是一群美國人。
這群老外,和天朝人的悲歡離合……並不相通。
其實,許鑫自問自己能理解。
就像是美國這個國家,當年也是從英軍殖民地時建立起來那樣。
在外國人看來,只是知道他們獨立、他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可對於當年有多少人為了這個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事蹟,外國人也很難做到共情。
這種感情是相互的。
你無法對別人共情,別人對你的經歷也是如此。
可……
沒來由的,他在這一刻,心裡卻誕生了一個很奇怪的想法。
他……
不喜歡好萊塢了。
也不能這麼說……
但也可以這麼說……
這感覺很矛盾。
可偏偏,他環顧四周,看著這群西裝革履的人們……內心裡那個聲音用極為冷靜、平靜的語氣告訴他:
“這裡不是你的國,這裡也不是你的家。”
“無論你在這裡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
“你只是一個外人。”
而內心之中的那個“自己”,也在平靜的回應著這個聲音:
“是的,你說的對。”
“這裡是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