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蜜蜜那邊……
她弄出來什麼都不稀奇。
畢竟本身的實力擺在那。
只需要靜觀其變就好。
以她的實力……或者說,以許導那種精益求精的性子,想來,這電影絕對不會像是網路上猜測的那樣,是個糊弄人的玩意。
它或許會沒“那麼好”,但一定不會差。
接下來,就交給時間吧。
……
光。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光”這種效果,就成了許鑫電影裡的招牌符號。
他總喜歡用不同的光,來表達不同的東西。
劇組的人知道他對光的要求很高。
影迷知道他很喜歡用光。
甚至作為同行的許多導演,甚至一眼就能看出來他用的這些光有什麼門道。
但……
不得不承認,同樣的光,在其他人手上,可能只是用來照明、驅散陰影。可在他手上,卻有一種……讓它能活過來的天賦。
或許連許鑫自己都沒發現,他特別善於用光來講故事。
用光,以及隨著光伴生的影。
就比如現在。
在劇組搭建的審訊間之中,伊谷春就站在一陣金光之下。
他站在畫面的最中間。
而就在他的背後,則是8個大字:
“公平正義、保障法治。”
其實這裡本身應該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8個大字的。
但許鑫覺得不好,給換了。
這8個字,就在投射下無窮金光的窗戶下,白底黑字,清晰可見。
但又有一些差別。
許鑫選用的角度,是仰拍。
伊谷春的形象無比高大。
可又因為他在鏡頭裡佔著一部分空間,恰好,他脖子的寬度,掩蓋了這8個字其中的四個。
從畫面裡,“公平正義,保障法治”這8個字,只有“公平”與“法治”顯現了出來。
正義與保障,被伊谷春的脖子給“隱藏”了。
許鑫是故意的。
他想透過這種畫面背景的暗示,來給觀眾留下一些帶著幾分餘韻的思索。
此刻,畫面中,面對鏡頭的伊谷春右肩上,是“公平”,而左肩膀,是“法治”。
為什麼“正義”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