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大,來的導演雖然有籍籍無名之輩,但更多的都是在電影行業有所建樹的牛人。
不然每年投稿那麼多電影,為什麼能入選的就這幾部?
而許鑫看了一眼他那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但也不驚訝……
看這位的年紀,得四十開外了吧?
70後?60末尾?
他們這一代的人許鑫是能理解的。
因為他們是看著美帝與蘇聯,乃至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強大成長起來的。
雖然不是地圖炮,但“西方強大”已經是很多人的慣性思維。
當然了,不是全部人啊。
只是說有些人心裡確確實實如此。
天朝電影能拿獎,那是真的牛,他們也會興奮。
但骨子裡還是存著一種……不大不小的自卑感。
總覺得自己國家的月亮不如外國圓。
他理解,所以不緊不慢的說道:
“至少,我入圍了,對不對?那麼多電影裡只有24部入圍。勝負未定,大家都是黑馬。所以我的電影還是那24分之一。但我也沒覺得我一定能拿獎。還是那句話,電影,我拍出來了,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這是個重在參與的過程嘛。”
說完,他都不用孫哥繼續問,自顧自的扒拉著手指頭:
“你看啊,戲裡劉一菲和林狗……林莄新的演技,如果我不滿意,那鏡頭是不可能過的。而劇本是我和老頭親自一遍又一遍過的,從外在到核心,都是以我自己的精神世界來構思的。
我想展現的東西,都在那裡面。
而它能出現在這……或者說能被我從後期製作裡面拿出來送審,送上院線,本身就證明我認為我的這部電影已經完成了。
它或許有缺陷,或許有漏洞。但至少現在在我這裡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這就是我的想法……至於其他人……你想想看,誰敢斷言自己拍出來一部電影,一定能拿三大,一定能拿三金奧斯卡?孫記者你說是這道理不?”
一番話說的孫哥也不停的點頭。
確實,在拋開一切宣傳噱頭、炒作、國家情懷、電影崛起等等因素後,其實本質上,電影節就是如此。
誰都有機會。
誰都想爭取。
而想爭取就只能用自己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來拼。
話糙理不糙嘛。
嘖……
難怪是導演,難怪能在電影展上搞出來那麼另類直白的訪談……
這個年輕人能走到這種高度,不是沒有原因的。
別的不提,人家看問題的角度是真的刁鑽毒辣。
而就在說話的功夫,禮堂那邊陸陸續續開始有人出來了。
許鑫一瞧:
“喲,這是散場了?該咱們了吧?”
王佔亮點點頭:
“沒錯,馬上到咱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