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也效仿著德芸社,把自己的演出片段放到了網上……但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水花。所以,他們需要錢來運營週轉是不假,但下午的時候大家也聊了。短期內,這錢是用來維持公司開銷的,但長遠來看,他們更需要一個宣傳渠道。
而這種渠道,其實無非就是一些名人客串,或者是招牌吸引力。咱們要是入股,蜜蜜、劉一菲、你,都能提供這種引流。同時,有著咱們的入股開始肩負開銷,他們的創作自由會更高一些。
並且最主要的是……他們也意識到了海淀劇場的侷限性,所以想把劇場往市裡搬遷……但現在燕京的房價是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那些劇場,被一些效仿德芸社的曲藝行當的人給炒的高的不像話。這錢最主要的就是用來做劇場的租金……”
“唔……”
曾佳這麼一說,許鑫來了興趣。
想了想,問道:
“他們的話劇都是自己寫的?什麼形式的?排練週期呢?型別呢?”
“喜劇,劇本全部原創,週期倒不清楚。不過演員有十幾個……規模不大的……”
“喜劇?”
這下,許鑫的興趣更大了。
因為……別人怎麼想他不知道,可在他這,喜劇是一種相當相當相當高階的演出形式。
之前他對本山老師說過演喜劇的演員都很“高階”絕對不是套話。
是他的心裡話。
想了想,他目光落在那幾本光碟上面。
“聽起來還不錯……就是不知道演的怎麼樣。但曾姐你說的這種互惠互利的渠道,我是認可的……前提是他們不排外,以及咱們有話語權才行。”
“這肯定沒問題。關於演員磨練這方面,我下午就和他們說了。他們也挺歡迎的……”
聽到這話,許鑫微微點頭:
“那就行,不過光說沒用。得標記在合同裡才行。而且有個重點,那就是為了防止到時候兩邊人互相瞧不上,最好的方式是所有人的演藝合約都落到雙唯這裡,大家都是一家人,才最為穩妥。
想想看,新人演員先去和觀眾距離最近,最需要調動自己全部精氣神來感染觀眾的話劇社裡磨練,磨練出來,咱們再給資源去演戲……這是一條相當相當紮實的向上渠道。”
“但我擔心……萬一被扣上了喜劇人的帽子可咋辦?”
楊蜜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誰知許鑫直接一擺手:
“沒有這一說。有些演員,能演正劇卻不見得能演喜劇。但能演的了喜劇,能把開心和快樂這種情緒傳遞給觀眾的,駕馭其他角色也一定不會差。你說的扣帽子,那是宣傳炒作自己的人設。但我們想培養的,是一批有價值,上了臺演什麼是什麼,下了臺就能迴歸做自己……甚至可以被觀眾“遺忘”的演員……”
“除了楊潁。”
“……”
許鑫嘴角一抽,心說你還真是把她當下水道啊。
無語的點點頭:
“是是是,除了你的“好姐妹”。”
楊蜜笑嘻嘻的吐了吐舌頭。
都是自己人,無內鬼,放心交易。
“那就這麼說唄……不過具體的投資方面的事情,曾姐你還是得從公司出人考察一下。包括合同擬定,藝人合約,股份換算等等……哥哥,你今晚受受累?看看這些作品?”
“好。”
隨著許鑫一口答應下來,整件事徹底明朗。
“擁有一個自己的話劇社。”
這個理念,就像是幫夫妻倆開啟了一條從下往上,根本性提升自身的通道。
興致一下就大了起來。
而比起這股興致,那三百塊的價格反倒無關緊要了。
甚?
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