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陳末帝心軟,不肯提前擒拿韓誠,恐怕也不會有御宴遇刺了。”
“怪不得陛下對女子行於仕途如此有信心,任誰的伴侶是女諸葛,怕是也會這樣。”
鄭氏感慨之後,很是迫不及待想知道後續的事情。
盛向潯生動的繼續講述:“韓伯翀中弩箭之後,先是驚怒不已,不過在意識到自己難活以後,反而大笑出聲,說能和心上人同年同月同日走也不錯,到底下剛好搭伴兒做夫妻,說完就沒氣了。”
鄭氏聽到這兒只覺得槽點太多,無話可說啊,這是啥人呢!
“要說,元后可真是狠,因動胎氣不得不提前誕下腹中胎兒,之後情況就不大好了,連太醫都說危矣。可她卻因韓伯翀的那句話,愣是幾番暈厥又幾番清醒,狠狠地憋著一股勁兒,忍到次日才薨。
連陛下那般愛重她,其間都忍不住哭求她別繃著了,哭得陛下也跟著暈了幾回;據說陛下為了保持清醒,甚至拿刀子劃自己的手掌,任誰都不能近前。
掌印太監楊詢,知道吧?他幼時進宮,後來因病被趕出宮去,後來還是隨家人出行的幼年陛下見到,將他救了起來,之後姜府將他收養,給陛下當了書童玩伴。
榮安太后眼見陛下痛苦,便將他喚入宮裡,原是想讓他勸諫陛下的,結果他可好,只是勸陛下放下刀子,改為他用針扎醒陛下。嘖嘖,你說這幾位都是多勇猛的人啊!”
盛向潯的感慨讓鄭氏唏噓不已。
“姨母說,幸好懷恩太子出生,要不然,陛下真能隨著去了,那時陛下幾日不沾水米,榮安太后急得親自給他灌水,繞是這樣還是暈厥了過去,到最後還是懷恩太子的陣陣嬰啼聲將他喚醒。”
“可憐啊!”鄭氏感嘆片刻,又覺悲涼過後極其諷刺,那般深情之人後來不還是三宮六院?
“話不能這樣說。”盛向潯替皇帝叫屈,“一直到懷恩太子五歲,陛下都沒有接近後宮。”
可能時覺得自己這話有些囫圇,盛向潯想了想,慢著說:“陛下登基之後,追封了元后,又立了太子。
因榮安太后一直想要雲氏女當皇后,所以陛下不敢讓懷恩太子養於太后跟前,一直自己親力親為撫養太子,不過需要上朝理政的時候,他就將小太子託給姨母照看,為這,陛下還將姨母封為了貴妃。
奈何榮安太后希望家族出皇后之心堅決,一直跟陛下哭鬧,到最後乾脆以絕食威脅。
加之前朝多番請諫陛下廣開後宮,陛下賭氣,先是將姨母提成皇貴妃,又隨太后的意納了十數個妃嬪。
待到正式冊封,榮安太后的親侄女封為了雲貴妃,姨母反而晉升為後,雖是繼後,冊封儀式也很簡單,但是鳳印在手,總理後宮,自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
陛下廣開後宮,卻不和任何人親近,倒是因為小太子的緣故,時不時的跟姨母憶嘆往昔。
姨母自然沒有旁的心思,她從婚前險境走到後宮主位,又有嬌兒在旁,只覺滿足。卻不成想,榮安太后和雲貴妃卻生了想法,一場謀算將平靜打破,因緣巧合之下,雲貴妃下藥之舉卻讓陛下和姨母成了夫妻。”
盛向潯說到這兒微微頓了頓,臉上有些迷茫:“待姨母有身孕之後,親戚朋友皆為之高興,都認為中宮有子是件好事,就連母親都認為姨母有了依靠,可是,姨母回憶起那時候卻並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