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攻訐、爭奪軍功的李輔、胡烈等將這時候再不敢叫嚷,小心翼翼落在後面,只讓人提了蜀將王含的首級,也跟了上來。
鍾會面向斜陽,呲的一聲拔出腰間佩劍,瞥了身後的人一眼,將城頭已經被砍倒的漢家旗幟輕輕挑起,輕飄飄地丟下城去。
旗已墜,劍未收。
僅剩的餘暉照在上面,是血一樣的顏色。
圍困四個月,強攻五日,前後傷亡超兩萬兵卒,鍾會才終於拿下樂城。
這代價很重,但自己付得起。
而姜維呢?
殺招已現,不動如山的他,接得住麼?
···
樂城已陷,殉節的蜀將王含被傳首漢城、黃金圍等地,極大地打擊了還在苦苦堅守的蜀漢將士計程車氣。
而更深層的傷害還在後頭,鍾會把刀遞給了蜀軍陣營,想要借用有心人的手,去捅大將軍姜維的腹心。
奔襲定軍山失敗、率軍退回的董厥就順勢接住了這把刀,軍中之前被姜維強行壓下的異見開始反彈。
他上表朝廷彈劾大將軍姜維按兵不動、貽誤戰機,坐視魏軍對漢中據點實行各個擊破戰術,致使樂城無援陷落、王含戰死。
在這個緊張又敏感的特殊時期,大將軍姜維一下子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不得不緊急上表自辨。
闡述冬日大舉用兵的危害以及詳述自己鼓舞漢城守軍士氣、挑選精銳突襲破壞魏軍圍柵、分兵牽扯鍾會兵力的種種做法。
總而言之,眼下魏軍依然強勢,漢軍不可貿然決戰,否則有陷入敵軍圈套、喪軍亡國的危險。
成都朝廷對此的反應有些遲鈍,過了幾日才下令傳詔前線,堅持姜維的用兵方略不動搖。
但緊接著,朝中又派出太僕蔣顯持節監軍,趕赴漢中前線。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訊號。它透露出,國難當頭,軍中爭議紛紛,朝廷也不穩妥,它要堅持大將軍姜維的方略,卻又放心不下,所以派遣蔣顯前來,想要時時掌握漢中前線的情況,並對姜維父子加以防備。
蔣顯與漢城守將蔣斌乃是手足兄弟,姜家父子若有異心貽誤戰機,坐視漢中據點被各個擊破,那持節的他將會迅速成為軍中倒姜的領軍人物。
箇中種種,於上是制衡的權術,於下,有心人自會揣測拿捏,藉機生事。
面對這種困境,頂著內外巨大壓力的大將軍姜維須臾鬆懈不得,連日來拖著病軀,親自巡視軍營,安撫浮動的軍中人心。
···
“看來過不了幾日,黃金圍就可以拿下了。”
魏興太守劉欽帶著將佐巡行圍柵、觀察敵戍,跑馬一大圈,在逐漸轉暖的春日裡流了不少汗。
眼見黃金圍守卒士氣低迷,乾脆在平地上下馬歇息,坐在親兵搬來的胡床上,大手一張,自有人把盛滿水的水囊塞子拔開,恭敬遞到他的面前。
劉欽似乎心情不錯,談興正濃,把水囊湊到嘴巴猛灌了幾口水後,就揚鞭指著山頭指指點點。
說起來,若不是用王含人頭狠狠打擊了黃金圍守軍計程車氣,劉欽還真沒把握可以儘快拿下此地。
他是從魏興郡率軍出發,作為一路偏師配合鍾會大軍數道並進,進攻漢中。
得益於蜀軍在漢中兵力薄弱,只能收縮至漢、樂二城固守不出,魏軍各路兵馬進攻都很順利,興勢、赤阪等外圍重要險隘相繼被拿下。
唯有黃金圍,蜀將柳隱率軍堅守,接連擊退了魏軍多次進攻。
於是,劉欽被命令率軍圍困黃金圍蜀軍。
黃金一地雖無築城,但勝在立砦于山上,依山傍水,佔據地勢,易守難攻,蜀將柳隱以千餘兵卒固守營砦、山道,儼然是一夫荷戟、萬夫踟躕的局面。
山砦糧草儲備充足,又有水源和樹木,能夠供應守卒日常消耗,作持久戰。這讓劉欽的圍困戰術久久不能奏效。
冬去春來,草木枯榮。與士卒同甘共苦,努力鼓舞士氣的柳隱還撐得住,在山下圍困久無功的魏軍上下卻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幸好統帥鍾會親自攻陷了樂城,砍下了王含的腦袋傳首漢中各處頑抗據點,這才讓堅守的黃金圍守軍士氣大跌、一蹶不振。
這兩日連續有蜀卒偷偷逃下山投降,向劉欽稟告山上守軍軍心渙散,蜀將柳隱已獨木難支。
今日自己逼近觀察山道、營砦多處險要,又不見蜀卒攻擊,這一連串的事實讓劉欽信心滿滿,篤定黃金圍很快就可以拿下。
他舉目遠眺,意氣風發,準備這幾日養精蓄銳,然後就趁勢發動總攻,一舉攻下黃金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