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就愛胡鬧,今日功課都做完了嗎?”
“都做完了。”
不知不覺間柳氏已鬆開了拉著姜紹的手,起身將束髮少年牽到姜紹的近前,姜紹見狀也連忙起身。
“紹兒,這是你幼弟姜述,快十三歲了,你阿父給他束髮得早,也取了表字,就叫子宣。”
“幾時不見,賢弟長高了,出落得愈發俊朗,頗有阿父之風,又有阿母悉心教導,將來國家定是又添一棟樑之才。”
姜紹對姜家雖然陌生,需要柳氏詳細介紹。但心知姜維和柳氏老年得子,這姜述在府中必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對於這個幼弟,他自然是不吝讚美之詞。
“這孺子性子本就驕傲得很,你可別誇他,將來他能有你這個當兄長的一半本事,我就安心了。”
“我也正要向兄長討教,我可聽說了,兄長在外馳援破敵,打得入寇的魏卒潰不成軍,本事可大了,是咱們大漢軍中的勇將。”
“哈哈,你這小嘴,倒是會奉承人。那你們兩兄弟就好好說說話,我去廚下看看晚膳準備得怎麼樣了。”
“有勞阿母了。”
姜紹這邊剛行禮送走柳氏。姜述猛地就湊了上來,拉著姜紹要向他討教武藝。
姜紹傷還沒全好,本不想舞刀弄槍,但這小鬼實在黏人,只好跟著他來到府中習武的場地,陪他練起了劍。
交手幾招,姜紹也試探出了自己這個便宜弟弟的能耐,別看他年少稚嫩,但武藝基礎不錯,劍法明顯是經過大家指點的,力氣也很大,頗有將門虎子的潛質。
不過他年紀尚小,體能、身手與姜紹相比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又缺乏沙場鏖戰的經驗,差距還是明顯的。
試探階段過後,姜述屢屢被姜紹進攻的木劍輕輕擊中,自己卻毫無反擊機會。次數一多,少年人不由氣餒,隨意將練習的木劍拋棄,氣鼓鼓地嚷道:
“不練了,不練了,根本就打不過。”
姜紹見狀微微一笑,收劍撤步,指點說道:
“你的劍法招式練得挺好的,就是缺乏一些實戰經驗,還有腳下的步法需要加強。劍術,有輕快敏捷的特點,得擅長用腳步配合,騰挪躲閃,誘敵深入;蓄力擊步,取敵破綻,只要身體上下配合得好,不僅能夠做到一人敵,還能夠做十人敵。”
“十人敵,萬人敵。。這跟阿母講的兵法很像嘛。”聽了姜紹的話,姜述似有所悟,俯身拾劍時不由喃喃自語。
姜紹聞言倒是有些驚訝,“阿母還懂兵法?”
“嘿嘿。”姜述露出了狡黠一笑,說道:
“兄長先告訴我一件事,我才告訴你。”
“什麼事?”
“阿父什麼時候能回來?”
“這個可說不好。”姜紹看著自己這個似乎格外聰慧的便宜弟弟,皺了皺眉。
“這些你可以知道,但別跟其他人說,當下在外有大敵壓境,在內朝局不明,大人職責重大,短時間內沒那麼快回來。”
“不。我不信,阿父是大漢的大將軍,他統帥大軍回來,還怕什麼大敵、朝局的,他很快就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