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紹看向的人,是身邊一直沒開口的何攀。
眼下剿匪戰事一切順利,手下的人開始都有了貪功冒進的勢頭。
最後一個大桃子自己要怎麼分、不會讓任何一方獨佔且不說,單單這驕兵必敗的跡象就必須提前消弭在萌芽之中。
當然,給熱切請戰的屬下潑冷水,不應該由自己這位上官來做。
所以,何攀會意之後,適時進言說道:
“諸君戰意可嘉,不過兵者兇器也,聽聞之前郡中兵馬入山進剿反而中了‘三將’賊的埋伏,兵將損失慘重,原本剿匪的實績也前功盡棄,這番趁勝進剿,卻是不得不小心為上啊!”
“哎,何君有所不知,此一時彼一時,現下賊寇新敗,心驚膽破,哪裡還能夠從容設伏山中,再加上我郡中兵馬如今有賊寇俘虜為嚮導,趁勢而上、一鼓作氣直撲賊巢,必定能一舉建立大功!”
兵曹掾楊倉大姓出身,嫉惡如仇,作為首個請戰的武吏,想與“三將”賊把新仇舊恨一併清算,整個人正在興頭上,卻是輕易不肯罷休。
他剛剛跟隨姜紹進入戰場時就躍躍欲試,握著弓箭恨不得當場衝出一隊賊寇來,既可以讓他飲血雪恨,也能在上官面前一展身手,眼下他連忙向姜紹和何攀等人解釋。
他說完之後,又補充道:
“眼下的形勢,是這些年來盜寇作亂郡中、郡中兵馬進剿從未遇過的大好良機,全賴明府運籌帷幄,引誘山上盜寇老賊下山受死。”
“趁勢猛進、直驅賊巢雖說有一定風險,但我等屬下受郡府拔擢恩養,豈敢不奮勇爭先,上報府君、下安黎庶,拼死為郡中、為那些被盜賊殺死的鄉黨除去‘三將’此腹心大患!”
“況且之前雖說府君已經有移檄其他鄰郡,請各郡派兵配合,在郡界巡查剿滅漏網逃竄之賊,但時間一長,靠其他郡人馬終究是讓人放心不下的。”
“古人言,除惡務盡,為避免盜寇驚逃他地,日後死灰復燃,還請府君準允,由倉親率兵馬趁勢進取賊巢!”
“楊曹掾,聽說牙門山區地形複雜,山麓更有黑澤等水澤窪地,可謂是窮山惡水、兵馬難行。”
“尤其是那‘三將’賊立砦聚嘯的金銀峰,更是居高臨下只有一條險要山道可以上山,某也是一片好心。”
“而且想這‘三將’賊在山上盤踞多時,積蓄頗多,怕是已生留戀富貴之心,不會輕易逃竄捨去,攻山峰、破巢穴乃是一場惡戰血戰啊!”
何攀前期的情報工作做得很足,已經基本鎖定賊寇巢穴所在和勘測出周遭的險要地形。
據他所知,這南安西南方向的牙門山區,群山峻嶺、深谷峭壁,其中因為有兩山對峙、如同犬牙對立,才會被稱作牙門山。
當然也有文人雅士將之比作對稱的螓首蛾眉,所以又稱為蛾眉山。
這“三將”賊寇巢穴就是位於其中一座號稱“金銀峰”的險峻山峰之上,山麓下有一片名為“黑澤”的水澤窪地。
據說原本與境內河流相通,是大一片湖泊,滄海桑田、山川變遷斷了水源,才化作一小片水澤,匯聚山上溪流。
豐水時候化作山麓水澤,枯水期就變成沼澤窪地,藏汙納垢,人跡罕至。
山峰上則只有一條陡峭難行的山路可以登頂,盜寇在山頂平地上立有山砦,山下建有哨卡,登山沿途唯一的寬闊地形則修有石堡。
因為仰攻上山的兵馬缺乏可以休整停歇的地形,幾乎是要一邊抵禦山上盜賊落石攻擊,一邊攀爬登山與盜賊作戰,難度堪比登天,端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天然險隘。
當然,正因為此峰兇險異常,有關盜寇的寶藏傳聞也更是離奇動人。
據說這山峰一向就是山賊聚嘯落草、儲藏贓物的地方,“三將”賊盤踞犍為地方多年,積攢下的大量不義之財就藏在山峰上某處地方,這也是此峰名為“金銀峰”的由來。
所以何攀認為“三將”賊盤踞犍為多年,已成了氣候,算是家大業大的地方大寇,怕是不會輕易捨去經營多年的巢穴寶藏。
兵曹掾楊倉想要趁勢而上、一舉攻山平定寇患,恐怕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