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他所見的天才、英才隕落例子不少,其中比姜紹還要厲害的人物也有,按照自己刺探到的蜀漢朝堂局勢,此子的前途嘛,呵呵,還不可知呢。
就在陸抗收兵回塢的同時,姜紹帶人也回到了自己的船上,準備繼續啟程、揚帆東進。
本來他們是可以選擇在西陵休息補給的,但是剛剛一番遭遇讓他們明顯察覺到了西陵上下對漢家使團的濃濃敵意,那些耀武揚威的東吳兵船,就是來壓他們一頭的。
他們都是身負使命的人,不願意節外生枝,所以寧願多趕點路,反正現在航程順風順水,就先離開西陵督陸抗的轄區,趕到下一站再說。
只是剛才隨行的吏士之中也有人還沒搞明白陸抗、姜紹兩人的弦外之音,私下詢問身邊同伴。
“那吳國督將,強調他那些部曲四十又三年是個什麼意思?”
同伴有明白,有不明白的,支支吾吾說不出口,剛才沒被一同叫去赴約的楊宗倒是很快把事情前後聽得明白,他冷笑一聲。
“四十三年,計算年歲倒推回去,可不就是夷陵之戰,他先父陸遜大勝漢軍揚名之時麼!”
幾人恍然,才知道陸抗將了姜紹一軍。姜紹反擊,嘲諷陸抗的部曲只是在吳中才能稱得上強軍勁旅,陸抗則自嘲他這些部曲是不強,也就攻必克、守必固,摧鋒陷陣、所向披靡,打過夷陵大捷而已。
細究陸遜編練部曲當然不會就是四十三年時間,只是他在世時打過最出名的大捷就是夷陵和石亭兩仗。
夷陵之戰打得漢昭烈皇帝劉備灰頭土臉、蜀漢元氣大傷,荊州徹底歸孫吳所有;石亭之戰打得曹魏大司馬曹休丟盔卸甲、東線曹軍傷亡慘重,幫孫權順利稱帝奠定基礎。
最重要的是,這一個皇帝、一個大司馬大敗之後沒多久就嚥氣嗝屁,沒有任何翻本的機會,從此成就了陸遜的一世英名。
人家拿實打實的先輩戰績出來顯擺自家部曲戰力,姜紹還真說不過他。
他印象中這陸遜陸伯言還真苟,雖然吳軍吃敗仗也不少,但他作為吳國名將,到死的不敗記錄都沒被破過,至少姜紹沒聽說他有在誰手下吃過敗仗。
現在被人說破,姜紹也不好去呵斥楊宗,只是瞪了那幾個多嘴的人一眼。
這邊侯大目見勢,連忙跳出來岔開話題。
“我呸,這陸抗明明就一紈絝世家子弟,只是命好世襲了父輩部曲,他裝什麼裝,當著我們這些打老了仗的人面前搞個儒將模樣,他以為就他那樣,還能跟諸葛丞相一樣談笑間摧破強敵不成!”
侯猛罵的賣力,其實他根本沒見過諸葛亮帶兵打仗的樣子,只是之前在軍中聽說諸葛丞相曾經乘素輿,帶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在渭水與魏將司馬懿對壘鏖戰,所以才有一說。
使團成員跟著笑罵幾聲,緩和了氣氛,只是此事涉及到夷陵之戰、先帝劉備被吳將陸遜打得大敗而逃等政治敏感話題,終究不好再說什麼。
各人很快回歸崗位,與西陵督陸抗糾葛一事就此告一段落。
PS:訂閱這幾日有點下降。請書友們繼續支援訂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