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中的混亂趨勢還沒有被遏制,有好幾處大火蔓延開來,一發不可收拾。
而朱雀門前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
敵我雙方的火箭來往紛飛,在空中交織穿梭,宛如火鴉亂舞,四散投林。
在熊熊烈火的照耀下,李環帶著叟兵冒著頭上的火箭,扛著臨時製造的攻城錘對朱雀門展開了猛烈的撞擊。
朱雀門之前剛被魏軍攻破過,殘破的大門本不足以阻擋姜紹軍隊的腳步,但被魏軍士卒臨時用找來的土石、車輛堵塞大門後,也使得姜紹軍隊寸步難進,只能夠冒著城頭上不斷落下的矢石,加緊速度破除障礙物。
繞路攻其他宮門徒耗時間,效果不佳,姜紹暫時更顧不上城中其他地方,他現在爭分奪秒,眼中只有擋在面前的朱雀門。
鄧艾殘部同樣虛弱,人馬減員嚴重,若非成都城中人心渙散,他們根本無法攻入這座偌大的宮城。
眼下據守朱雀門的可戰之卒不足千人,要放在以往,姜紹有信心在半個時辰內,付出較小的代價率軍奪下城門、結束戰鬥。
但現實情況是,姜紹軍隊在付出不少傷亡後,仍然僵持在城門外,攻不下來。
強行軍後體力耗竭計程車卒們缺乏甲冑,又無攻城器械,徒以人力攻城,進展緩慢。
在城頭魏軍瘋狂的反擊下,一時間前仆後繼的叟兵死傷枕藉,李環更是被流矢射中負傷,連戰前短暫鼓舞起來計程車氣也變得低迷。
徐遵擔心苦戰之下軍心崩潰,再度提議暫緩攻城,等從控制的武庫中取來軍械,也讓將士們抓緊時間休整一番,卻被姜紹稍稍思索後當即拒絕。
狹路相逢勇者勝。姜紹知道敵我雙方當下看似僵持,實際是到了決勝的賽點上,一旦暫緩攻城、洩了士氣,後面就很難再攻下。
更何況眼下皇帝阿斗還在宮城內,慢了一刻都不行。
他緊急派出兩屯漢卒代替叟兵,又讓侯大目帶領親兵組成督戰隊,務必迫使攻城軍士拼命向前,攻破城門。
若是攻城士卒死傷殆盡,就由侯大目帶督戰隊頂上去,絕不能讓鄧艾殘部再有喘息之機。
幾刻之後,攻城兩名屯將一死一傷,奮不顧身的侯大目親自上陣,冒著矢石與士卒們搶在攻城錘被燒燬前攻破了大門。
只是來不及趁勢越過散亂的土石衝入城中,魏將師纂已拼死組織了一輪瘋狂反攻。
一場激烈廝殺隨即在破開的城門處展開。
拼死一戰的魏將牽弘渾身浴血,手持雙鐵戟,衝鋒在前。侯猛迎戰不久,就不幸被敵軍拋擲的鐵椎擊中,吐血倒地後被親衛救回。
督戰隊頓時人心動搖,被反攻的魏軍殺得節節敗退,眼看著姜紹軍隊這一輪進攻要被瓦解,付出慘重代價奪取的城門也要被魏將牽弘帶兵重新奪回。
“格老子。”看到自家部曲被魏軍打退,姜紹怒髮衝冠,擲兜鍪於地,一副要上陣搏殺的樣子,只是腳步愣是微絲不動,沒有向前挪開半步。
他還有箭傷在身,對自己的武力心知肚明,只能指著在火光中豕突在前的牽弘,顧盼左右,喟嘆詢問。
“吾虎不在,誰能為我斬殺此敵!”
除了在後收攏掉隊士卒的範周外,尹曜、徐遵、負傷的李環等軍官此時都無法擔任摧鋒陷陣的猛士重任。
唯一一個敢打敢拼的毛虎也在綿竹城下中箭受了重傷未至,一時間竟找不出合適人選去帶隊衝鋒。
眼瞅著姜紹騎虎難下,就要咬牙自己上陣,卻聽見旁邊一聲怒吼。
“毛虎不在,還有飛龍!”
輕裝疾行的楊飛龍手持長斧,突然越出人群,慷慨激昂,主動請纓。
姜紹看著面前這名昂藏大漢愣了愣,自從梓潼從徵以來,隨著蜀漢軍隊一路廝殺扳回局勢,楊飛龍出工不出力的態度逐漸有所轉變。
奈何上次號稱“上山搏虎,下水斬蛟”的他泅渡過河大敗,氐兵死傷慘重,讓人大失所望。
事後姜紹雖未怪罪,也把他晾到一邊,不敢委以重任。
但此時正需猛士突陣,姜紹沒有猶豫,當即應允,下令主動請纓的楊飛龍迅速帶兵出戰。
好個楊飛龍,觀察戰鬥多時,估摸著守城魏軍被李環、侯猛前後消耗不少,時下正是自己請戰逞威、奪下大功之機,當即帶領近百兵卒衝出陣列,冒著城頭箭矢,朝著朱雀城門而來。
他身材高大、健步如飛,直接躍過橫七豎八的屍體,趁著牽弘衝殺還沒退回城門之際,衝向前去,六親不認,一斧先掃開前面攔路的幾名敗退友軍,再猛一掄斧,仗著長兵器的優勢,就往身披重甲、窮追猛打的牽弘劈去。
牽弘武藝不俗,但他廝殺良久,力氣已衰,全憑一股狠勁撐著,此刻被生力軍楊飛龍的突陣氣勢所迫,預測對方膂力過人,不敢硬接,堪堪撤步躲避開來。
卻不料對方用重斧竟能使出一記虛招,後續變招轉得飛快,又是突進一步橫掃而至。後面有自己人頂住、躲避不及的牽弘暗罵一聲,只好架戟封住門戶,使出全力擋下這一斧。
“鐺!”一聲金鐵交鳴,牽弘虎口崩開,左手鐵戟脫手而飛,斧頭餘勢未消,直接掃中了牽弘的上半身,如遭雷擊的牽弘吐血重傷,徑直撞開後面士卒、往後重重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