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其中的權衡利弊還需要看法國人願意給予兩國什麼樣的安撫啊。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與西班牙人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此時的西班牙政府在阿方索十二世的指示下,
悄無聲息的開始了,對阿拉伯半島上的西班牙屬地進行開發。
自從上次奧斯曼帝國以科威特地區換取了西班牙王國的支援,
科威特就已經成為了西班牙眾多海外殖民地中的其中之一。
雖然領土不大,但是科學的地區作為後世有名的產油地,石油儲量可以說是位居世界前茅。
小小的科威特地區在後市石油儲量就已經被勘察出來的已經高達九百四十億桶。
這恐怖的數量直接佔據世界石油儲量的10%。
而後世支援德意志帝國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馬尼亞地區的石油。僅僅只有6億桶的儲量。
因此可以見得科威特地區的石油儲量是多麼的恐怖,
如果能夠成功開發這邊地區,那西班牙的工業,將完全不缺少石油。
石油對於工業的作用性不言而喻,如果說鋼鐵是工業的骨頭,那石油被稱之為工業的血液,毫不為過。
但西班牙政府對於科威特地區的開發也是不敢大張旗鼓的。
西班牙在科威特地區不能提供有效且迅速龐大的支援。
其境內荒涼的沙漠也制約了當地的駐軍人數。
這就意味著一旦英法等,海軍強國想要強佔這個殖民地,那對於這種事情來說,西班牙將無力做出任何反抗。
而對於阿方索來說,雖然知道科威的地區擁有數量龐大的石油帶,
但具體位置並不是阿芳所所知道的,作為前世的小屁民他並沒有出過國,
因此還需要專業的石油勘測人員,在科威特地區尋找石油。
如果說摩洛克地區肥沃的土地是促進西班牙人移民的重要原因的話,
那科威特地區在這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以及野蠻的阿拉伯土著讓這片土地成為了整個西班牙最不受歡迎的殖民地。
無論是古巴菲律賓還是摩洛哥,都算得上是世界上比較富庶的殖民地,而科威特與前面三個殖民地來說完全不足以對比。
而這也恰好方便了西班牙人的陸軍隊伍,以及勘測隊在這片土地進行的實地偵查以及探測。
“納迪亞,你說這邊真的會有石油嗎?不知道長官讓我們來這邊尋找石油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陸軍戰士的護送之下,兩位身穿探險裝的西班牙專家開始抱怨道。
在這荒無人煙,雜草叢生,且氣候炎熱難耐的地區,就算是位於尹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人,此時也感受到了一絲不適。
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尹比利亞半島,可以說是比較舒適溫暖的國家,其國內的平均溫度並不相差太大。
因此雖然冬天不是太冷,但夏天也並不是特別的熱,
而阿拉伯炎熱的氣候,讓久居尹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人也多多少少會有一絲絲的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