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種戶父女父親四十七歲,正當壯年,女兒十六歲,恰是花季,兩人都不能感靈,同在座的一樣;他們平時的工作就是種植糧食蔬菜,諸君平時吃的飯菜就是他們種的。
“因為知道糧食生產的艱辛,故而他們格外地珍惜糧食,在看到陷入人生低谷時的赤眼睚眥,他們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熱情地給了赤眼睚眥飯食,當看到飯食灑出碗時,父親下意識地睜大了雙眼,而這便被赤眼睚眥當作了羞辱,人,就這麼沒了。”
“赤眼睚眥!你靈魂的本性就是嗜血!復仇根本就是為你的嗜血所拉扯過來的精美偽裝,你自始至終,從頭到尾就沒有在乎過那些無辜人的性命,你享受的不過是高高在上,將他人的生命踩在腳下的快感罷了!”
“赤眼睚眥!幾十年來你從未提起你的仇恨,今起,不是你馬上就要為你的嗜血付出血的代價,而你終於知道怕了,這才提起了你的悲慘往事,以博取眾人的同情,好換得一點兒生機,玩弄完無辜人的性命,你又要玩弄人間的善良了嗎?如果所有的善意都
被你這種騙子截去,那世間真正的可憐又該去哪裡獲得善良?赤眼睚眥,你罪大惡極!”
“王八蛋!”“混球!”……泗肥城居民心中的怒火瞬間就像火山一般奔湧,當即就要衝上前來打死赤眼睚眥,大堂中的持棍武者擋在門口,橫放水火棍組成人牆才攔住憤怒的人群。
“啪!”驚堂木的巨大聲響讓人懷疑它是不是被摔成兩截了,勾城治在事態失控之前立馬出手,“肅靜!公堂之上,不得喧譁!”
城治的威嚴還在,一聲怒吼之下泗肥城居民總算是稍微冷靜下來,漸漸退了回去,面含怒容地看著高堂之上的勾城治,等待著他的說法。
勾城治在等待眾人的情緒下去,同時也在權衡利弊,猶豫是否要否認李木的說法,過了好一會兒,勾城治才有了決斷,“今日是甾原莊白家一案,其他案子暫且不談。”
“勾立!到了如今的地步,你還敢護著赤眼睚眥,為了給你柏包莊勾家添一個四品好手,連最後一點兒良心都不要了嗎?你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官服,對得起天道和正義,對得起泗肥城所有人的信任嗎!”李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指著勾城治破口大罵。
“緝魔司給了你赤眼睚眥犯的所有案子以及證據,你卻只判決白家一案,只告訴人們這一件事,其他事情隻字不提,該走的流程一個不走,倒和赤眼睚眥一唱一和,讓他當著
眾人倒苦水,當我說著對赤眼睚眥不利的事情時,你就講秩序,當情況對赤眼睚眥有好處時,你就不聞不問,真當所有人都是傻子,看不出你的意圖心機嗎?”
“勾立,你真是顛倒是非黑白的好手段啊!句句說實話,但句句實話都不全,只給眾人片面的真相,把對你有利那部分添油加醋地展現得淋漓盡致,把不利的那部分藏著掖著,把所有都往錯誤的方向引導,最後還對你無可指摘,你當真是好手段啊!”
“你說逝者已逝,更重要的是生者,你為了家族私慾,把這麼一個視人命為草芥的惡棍留在世間,甚至還將給他自由活動的權力,你將生者的安全置於何處?這種睚眥必報的小人,誰知道下一個喪命他手的人是誰?這就是你的考慮生者?”
“我說赤眼睚眥明明愚笨不堪,怎麼今天就如此口齒伶俐,講故事講的如此動聽了,原來是你在這三天手把手教得好啊!為了能光明正大地將一個罪人替自己賣力,你可真是煞費苦心啊!勾立,你到底是泗肥城的城治,還是柏包莊勾家的少族長?你不配你的官服!脫下來!”
“脫下來!脫下來!脫下來!”群情激奮,誰也擋不了這洶湧浪潮。
“邦!邦!邦!”勾立玩兒命地摔著驚堂木,到了後來更是直接將驚堂木憤怒地摔在地上,“我是朝廷任命的官員,你們這幫刁民要造反嗎?通通
給我抓起來!”
“我看誰敢!”石莊司第一站了出來,阻止勾立的胡作非為。
勾立紅著一雙眼,“你緝魔司也歸我府衙管,以下犯上,你想造反?”
“國柱面前大呼小叫,你想造反?”李木一聲大喝,將所有人都鎮住了,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向李木看去。
只見李木右手高舉一塊玉鋼所制靈牌,巴掌大小,足有一指寬厚,大體呈鐘形,最上方還凸起一個小圓環,便於穿繩子,反面陽刻一個“皇”字,正面陽刻一個“吳”字,羅象國開國以來頒發的四張國柱令牌之一!
“持此令牌者為羅象國國柱,國柱者,與皇帝等同!爾等見到國柱還不快快跪下!”李木怒目圓睜,此時如同金剛現世。
石莊司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即跪下,高呼“拜見國柱!”
剩下的人面面相覷,最後依次跪下,跟著喊道:“拜見國柱!”,只剩勾立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兒茫然無措。
李木滿意地收回他師父留給他的令牌,下令道:“持棍武者著令,立刻把勾立給我拿下!”
幾個持棍武者抬起頭來,一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有些猶豫,惹得李木大聲斥責:“你們效忠的是朝廷還是柏包莊勾家!”
幾人當即沒了遲疑,恭敬地說道:“得令!”
李木沒有去看勾立的大呼小叫和徒勞掙扎,回過頭來看向堂外眾人,宣告道:“呲牙睚眥白掩琅,連犯命案數起,殺人無數
,且毫不知悔改,情節極為嚴重,判,斬立決!”
李木說完,直接伸手拔出旁邊護衛的腰刀,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刀砍向赤眼睚眥的脖子,只聽“咚,咚”兩聲,一顆驚恐的頭顱就落下,滾落在地,鮮血從脖子處的斷口噴湧而出,李木隨手將染血的腰刀一扔,淡淡地說道:“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