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煙塵滾滾。
李易與魏寧兩人駕馬奔行,速度奇快。
待到抵近長河縣城,周圍的人煙也漸漸多了起來!
兩人的速度也逐漸慢下來,如今已經進入眠龍道。
這裡已經在他們的權責範圍之內,身為巡察使,自有巡察此地的責任。
李易從馬車上拿起一張小冊子,這是監察司的情報。
上面有關於長河縣的大體情況記載,至於更加詳細的情況,便不是他所能查閱。
長河縣地處滄瀾江旁,地理位置絕佳。
江城雖說緊貼著眠龍江,可地理位置卻不怎麼好,周邊少有繁華髮達的城池。
長河縣卻不一樣,雖說滄瀾江比不上眠龍江。
可它的地理位置很好,毗鄰定北,群安,兩縣。
距離郡城也並不遠,無論是發展上還是人口上,都要比江城強不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距離大贏邊界較遠。
江城沒有長河縣繁華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太靠北,距離大贏邊界太近。
江城早年間也曾繁華無比,武道昌盛。
可大贏建立,四方城和江城以及附近的幾座城池,便成了與其交戰的最前線。
大贏大乾相互攻伐廝殺,足足打了三百多年,不知死了多少武道強者黎民百姓。
直到最近百餘年間,雙方簽訂和約,邊界才算安定下來。
江城和四方城也終於能夠休養生息,人口日益增多,武道才能昌盛。
不僅是江城與四方城,可以說在眠龍道,乃至於整個洪州,南邊發展的就是比北邊好。
雖說都是遭受兵災,北方畢竟是邊境,常有摩擦動亂。
越往南的地方便越安穩,人口越多,自然越繁華。
實際上在如今的大乾,洪州絕對不算武道昌盛。
因為幾百年的交戰,這片土地上不知埋葬多少武者。
但確實是武風彪悍。
因為這裡地處邊疆,常有摩擦動亂,不習武很難活下去。
在整個大乾,洪州武者不是最能打的。
可絕對是最不要命的。
與敵廝殺起來,常常捨生忘死,追求同歸於盡。
因為在戰場上最大的忌諱就是怕,一旦怕了,就會丟命。
不顧一切的向前廝殺衝鋒,反而有可能活下來。
人如此,那些武者所創出來的功法也如此。
功法流傳下來,便造成洪州武風彪悍,民眾練武自保乃是常事。
李易繼續翻看冊子,檢視長河縣內的主要勢力和強者。
長河縣並不以世家稱雄,而是世家與幫派武館並立。
有數家武館門派組成的武盟,大家族章家,以及天河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