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粥每天供應幾次?”李易沒有給出解答,反而先問道。
“每天兩次,辰時一次,申時一次。”
張孟凌回答道。
“太多了,以後每天午時供應一次就好。而且限量供應,每人一碗。別讓他們吃飽,也別讓他們餓死。”
李易開口,這話其實說的有點殘酷。
可這個時候管不了這麼多了,若是敞開供應讓人人吃飽。
原本家裡有些餘糧的,也得拖家帶口趕過來吃。
他們在家裡每日都未必能夠吃的飽飯,這裡還免費不要錢,為何不過來!
要是那樣,太平觀哪怕有幾座糧食山,也經不住燒。
說白了,其實還是糧食不夠,若是糧食充足,自然可以敞開供應。
但這個時候吃一口少一口,根本沒有太多糧食。除非他能弄死四大家族,把他們的糧食都弄出來。
不然只能限量供應,儘量用最少的糧食,讓最多的人不餓死。
只能想辦法,暫時用最少的糧食,保證餓死最少的人。
“這……”張孟凌有些遲疑。
他一向吃苦受窮,小時候遭過災難,對於飢餓的感觸很深。
他這輩子都不想再餓肚子,所以看見別人餓肚子的時候更是於心不忍,想讓他們吃飽。
“道長,聽我的沒錯。這樣就算是餓也餓不死多少人,不然你有多少糧食夠他們吃,吃完了餓死的人更多。”
李易沉聲。
張孟凌明白,他說的有道理,最終輕輕點頭。
畢竟若是這樣敞開供應太平罐,糧食再多也不夠他們吃的,等到糧食吃完。
那些家中尚有餘糧的自耕農,拍拍屁股回家,留下的那些饑民和太平觀的道士就只能餓死了。
“還有,粥裡不要放那麼多小麥,多放芽根和野菜,味道不要太好。”
李易又道,說話間走到一旁的空地,拿起鏟子開始挖土。
“粥裡再加點觀音土,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他將觀音土拿起,便要往大鍋裡丟去。
“你這是做什麼!”張孟凌急忙將他攔下,聲音也不由自主大了起來,“這東西根本就不是人吃的。”
顯然,這些觀音土,勾起了他一段不怎麼好的回憶。
自己的父母兄長姐姐,都是吃觀音土,脹肚而死。
死的時候渾身乾瘦枯黃,肚子卻很大很大。
他若不是被師父救了,恐怕也早死了。
“道長,你應該明白,一點觀音土摻在食物里根本吃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