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這才明白過來,建鄴之戰有著多麼深遠的意義。
假如當時建鄴落入古天海之手,他完全掌控揚州,還能利用最富庶的建鄴郡供應補給,再也不需要海上的補給。集合了巴蘭與梵塔兩隻域外大國的軍隊,不但對中原的威脅無法想象,也永遠不會被他們抓住海上的破綻了。
項陽提醒道:“雖然已經有了目標,可是古天海並非易予之輩,他一定會使用欺敵戰術,想盡辦法瞞過我們的。”
陳飛興奮地道:“陛下請放心,我們也不是白在海上晃盪的,也收攏了許多的漁民為我所用。”
楚清清也道:“廣陵與建鄴的造船工坊持續產出船隻。除了持續增強我們的主力船隊之外,還有許多小型靈活的船隻,只要不是離開海岸太遠的距離,它們都能行動自如,足可充當我軍的耳目。古天海想騙過我們,也沒那麼容易。”
項陽點了點頭,鼓勵道:“我知道眾將士已經在海上漂泊多日,但是勝利之機就在眼前,讓兄弟們再多忍耐些時日,等擊敗了古天海,我為爾等記大功!”
眾將士對於項陽的判斷信之不疑,在保證主力船隊戰力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分散船隻進行探查。
雖然吳郡之地並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無法在當地得到海港補給。
可是若古天海的船隊運著大量補給甚至戰士登岸,那就絕非一兩日能完全卸得下的,只要被大涼軍發現跡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逼近,以火炮將之重創。
幾天的努力,比起過往更加用心。
所以最後的失望,也更加強烈。
自家百戰百勝算無遺策的陛下似乎算錯了?
不論是他們從主力船隊是分出的快船,還是為之效命的漁船,已經盡一切可能收集了情報,結果卻依然沒有摸到古天海的影子。
其實,若陛下沒有說是這麼斬釘截鐵,大家也只是盡力搜尋,不至於產生什麼負面效果。
可陛下曾斷言,古天海必定會在近期有所動作,他們若沒有發現絲毫線索,不但等於打陛下的臉,而且也意味著之前的判斷全部出錯,針對古天海的策略還要從頭來過。
許多將士都因為陛下的話,做好了跟古天海的船隊決戰然後回岸上痛痛快快休整的打算了呀。在這個時代哪怕是最精銳的戰士,也會隨著海上無盡的飄蕩而出現士氣波動。
漸漸地,就連楚清清也有些急躁起來,幾次請戰想要分出一支船隊親自探查吳郡的關鍵海港處。
只有項陽本人依然冷靜,不斷地安撫身邊將士,穩定軍心。
海上之戰,除了需要船堅炮利之外,與陸戰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需要長久的耐心。
茫茫東海,沒有衛星雷達這些“作弊”體系的輔助,耐心這個品質會顯得更加難得。
就在許多將士處於極度矛盾的心理之時,前線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幾艘漁船發現了規模龐大的船隊向北移動,以它們的規模,在東海之上除了大涼船隊之外就只有古天海的船隊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古天海向來神出鬼沒,儘可能地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蹤,這次被漁船發現了破綻,必是因為他們所載了大量的物資拖慢了整個船隊的效率。
哪怕是不擅長水軍的戰士,也明白這種狀態的船隊非常脆弱,只要遭遇的攻擊,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陛下,事不宜遲,我們直接南下殺過去,必能截住他們。”
陳飛已經認識到,在東海之上,最重要的甚至不是戰船的戰力,而是速度。
載有重物的船隊,只要被追蹤上,是絕不可能甩開敵方船隊的。
項陽若有所思地道:“不,隱藏行蹤,不要冒然追擊,擴大搜尋圈,在海上追殺所有可疑的漁船。”
“啊?”
大家都不理解項陽心中所想。
若是給古天海足夠的時間,憑著他對東海的瞭解再加上岸上接應,他的船隊一旦逃脫就難以找到了。
古天海的船隊運送了多少物資?會不會一次大的補給之後,很長時間不會再露給他們第二次破綻了?
陛下向來擅長抓住戰機,撕裂敵人的破綻,化小勝為大勝,怎麼現在卻要眼睜睜地錯失機會?
項陽等所有大將們都回到主力船隊,才解釋道:“陳飛與楚清清幾個月泡在海上,一直被古天海耍弄未曾找到他的船隊,這次的情報真的值得依賴嗎?”
楚清清道:“陛下,發現敵人的乃是不引人注意的漁船,敵軍這麼大一隻船隊行動,就算再謹慎也很難完全隱藏自己。”
“正因為我軍泡在海上極長的時間,才顯得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敵人總有一天會暴露在我們的探查網內吧?”
楚清清等水軍將領也不避諱之前的徒勞無功,而且將之視為這次“成功”的基礎。
當他們持續不斷地排出探查網,似乎查知敵方行動是必然的結果,只看時間長短而已。
“你們有沒有想過,長時間在東海活動的古天海豈能不知道這一點,若是他們正好利用這種心理,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