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五萬人只是經過了初步的強化訓練,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他們的裝備都是按大涼軍士標準配置的,整體作戰能力依然勝過了其他的諸侯。
透過江陵之戰就能看得出來,荊州各地的守軍雖然不多,但是防守能力還是足以讓人放心的,周邊除了剛剛被擊退的益州,就只有荊南四郡那種小勢力,幾乎不會受到威脅,所以項陽把五萬兵力全都調至東部戰場。
上一次,易秋嫻親自領軍進攻揚州失利,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兵力不足,這次項陽大手一揮,直接調至柴桑四萬大軍!
這下子,易秋嫻的底氣就充足得多了,難得地對項陽撒了個嬌,然後飛也似地回到柴桑主持戰局了。
項陽並不擔憂主戰場多了四萬軍隊,會對後勤造成太大的壓力,這就是掌握大江的優勢。
各處準備皆宜,大涼軍為防中原生變,立即對揚州展開總攻。
當易秋嫻領著數萬大軍從柴桑出擊之時,最先對揚州軍展開攻擊的卻是大涼水軍。
自從廣陵之敗後,揚州水軍空有龐大的兵力卻不敢出擊,只能聚成一堆在臨岸的水域活動。
他們打定的主意就是,大涼軍想要進攻他們,又不想被岸上的大型投石機攻擊,只能依靠著火炮戰船。
可是大涼水軍的火炮戰船隻有一艘而已,挨個點殺,也要花費極長的時間才能做到滅掉其有威脅的主力戰船。
若是大涼軍靠得這麼近,他們就能讓其他港口的船隊快速從兩翼包抄,包括上游的港口,更能借助順流的優勢,就有機會在速度上勝過大涼軍!
可是,他們沒想到,大涼軍的火炮戰船這次竟然多達三艘!
這下子,大涼軍“點殺”揚州水軍的效率提升了三倍!
一艘接一艘的主力戰船被打沉,給了揚州水軍將士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不敢奢望能堅持到友軍來援了,自己先跑吧。
他們的戰意高低其實沒什麼影響,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與大涼軍公平交戰。
大涼軍的火炮戰船行有餘力,甚至還能將岸上的大型投石機給毀掉。
這樣後續的投石機戰船同樣可以向前逼近,加快將揚州水軍摧毀的速度。
曾經縱橫大江從無敵手的揚州水軍,絕對想不到他們也會有今日,面對別家的水軍船隊毫無還手之力,他們存在的意義竟只是浪費大涼軍一點時間和彈藥,與移動的靶子幾乎沒有區別。
站在岸上的揚州軍將領臉色鐵青。好在他沒有喪失理智,趕緊下令,讓上下游的船隊不要再靠近了,這種情況,哪怕他們殺了過來,正面的船隊也無法做出有效配合。
最後的結果只是多賠上幾十條船罷了。
“來吧,來吧!反正主公已經擺好了防守的架式,有本事就攻過來好了!”
大涼軍取得這次水上大捷之後,幾乎不會受到揚州水軍在大江上的截擊了。
揚州水軍直接化整為零,散入各處支流之中,有本事大涼軍就花費數月的時間,一條支流一條支流地殺進來,清除沿岸工事,再找出他們藏著船隊的位置。
徐凌風到此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