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掌控的地盤他們確實是大,但也意味著他們在各處需要迎呀的敵人也多,這就使得大涼王朝出現了短時間的人才缺失,而且也使得他們的擴軍速度跟不上。
暫時來說,地盤太大對他們是利是弊還真的很難說。
對大涼王朝真正的優勢在於天然的正統性,以及生產力的大發展!
看看那直到今天還在源源不斷地向著荊州運送而來的武器後勤供應,就能帶給大涼將士無比的信心。
只要他們有足夠的力量保證邊界安全,讓後方安穩生產,只是靠著炸藥來堆,他們都能把各路諸侯給堆死!
項陽現在可不能再無視兩軍的數量差距了。
揚州水軍在進攻江夏的大戰中,表現並不出色,最多隻能對大涼軍的水上運輸造成一定的干擾而已。
他們接下來要深入進攻揚州,大涼水軍在必要的時候需要跟敵水軍硬拼,數量上的劣勢怎麼說都會限制他們在關鍵時刻的戰術。
項陽一邊讓陳飛等將領自己想辦法,多準備幾套應對戰術,而他親自到船廠監督。
多座船廠同時開工,每天都有新船下水成功。
哪怕是經過了項陽的改進之後,戰船的工藝複雜性大大提升,也就造成了工程延長,還要跟改進後的投石機進行配合。
不過以大涼王朝快速擴張後的工匠數量,製造效率依然非常快速。
最讓項陽滿意的,還是在荊州之地,招募水軍戰士實在是太方便了,這裡常年生活在大江邊上的漁民太多了,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幾乎人人會水,兵員素質比起關中之地強得多了,只要他們的戰船建造能跟得上,水軍擴軍就會非常快速。
項陽再次把大量的財力向著水上資源傾斜,用不了多久,戰船的建造效率還能加倍。
同時,項陽也接到了關於中原戰局的最新訊息。
冀州軍,南下了!
他們在幷州大戰的時候,曾經與冀州軍有過交手,因為忌憚著上黨之地無險可守,項陽最後放棄了掌控上黨郡,任由它落入冀州軍之手。
白廣琪還是很有魄力的呀!
項陽並沒有收到關於此子太多的戰績,單聽名字,還以為是個白面書生,帶點兒軟弱的感覺。
萬萬沒想到,在中原爭霸中最先得到優勢的竟然就是他。
天下之人,都知道冀州之地乃是第一大州,本錢雄厚。
慢慢地,白廣琪已經一統半個冀州,自身人口與產糧足足頂得上兩個州以上,若是在項陽改制,變革工坊工藝之前,白廣琪的實力只怕不會比拿下荊州後的大涼朝廷差多少。
現在他的手伸入豫州與兗州之間。
從地理上來說,白廣琪是應該按部就班地拿下兗州與青州,然後才能進攻豫州和徐州。
但不知道他們用了何等計策,竟然在豫州和兗州之間的勢力真空地帶突然發難,將一夥名為胡森的勢力連根拔起,同時逼得劉航與項鵬動彈不得。
雖然劉航與項鵬乃是盟友關係,劉航帳下有猛將蘇騰,項
(本章未完,請翻頁)
鵬也得到了荀家的支援,但是面對已經得手而且大兵壓境的冀州軍,他們也只能選擇退縮。
項陽對於這樣的情報自然不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