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還不知道他丟了多麼大一個麻煩給自己的得力愛將,現在他自己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剛剛深入南境之時,猛虎寨與周圍山頭的部族都對北方進行警戒,相反,進入山區之後反而不會遇到太多敵人。
本來項陽等人都以為南疆部族們已經上當了,之後他們的行程會輕鬆許多,而零陵安家也能趁機探出敵人真正的虛實。
沒想到,剛南下不多久,他們就遇到了一支全副武裝的“正規軍”。
雖說他們的武器裝備,比起大涼軍來還差得遠,但已經不是普通的山中土著能大規模裝備的,說明在猛虎寨等土著勢力的背後,必有一股大勢力進行支援。
現在他們已經身在南疆,更往南邊,也就只有地理位置最偏,不被中原諸侯注意的交州才有此力量。
項陽等人仔細打聽,發現交州竟然已經被一方“鄭家”的勢力把控。
對於項陽的計劃來說,這可是個不小的打擊。
本來他還想著把南邊的交州作為“備選方案”,假如揚州之地很難攻克的話,他就直接調轉槍頭,全力往南進攻,配合著炸藥開山路以及水運,打通南北交通,利用南方的出海口。
以他的預估,自江陵往南一直到出海口,距離雖然極長,路也難行,但南方包括荊南四郡在內,都不會有什麼強敵,只要克服地理困難即可。
現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交州一旦一統,這裡的兵力就可以統一調派,別看南疆之地並沒有太有名的險關要地,但是這裡乃是多山地形,作為防守方很容易就能堵住某處山口讓進攻的大軍匹馬難渡。
更頭疼的是,因為這裡的地形複雜,即使朝廷派出再多的秘密商隊,想要把這裡的地形以新式地圖的方式繪製清楚,也絕非短時間內能辦得到。
交州境內的各方土著部族,絕對不會對大涼軍無動於衷,那大涼的遠征軍就要一邊受到山中部族的不斷襲擾,又要一路受到險隘山口的阻擊,只怕還沒有看到交州的城池,軍隊就要又疲又累,士氣全無了。
大涼軍在項陽的特訓之下,雖然成為了天下少有的精銳,應對困難條件下的戰爭比其他軍隊強得多,但他們畢竟還是士兵,不是“天兵天將”。
就算是項陽穿越前的那個時代的特種兵,同樣會受到各種條件限制的影響,無法發揮出全部戰力,甚至也會出現潰敗的情形。
現在他們所得到的情報,倒還不至於讓項陽知難而退,不過他的心裡,要更加謹慎地對待南疆的諸侯。
這次南下,能得到這一項關鍵的情報,就已經不虛此行了。
只是,孫月影與楚清清都不太放心接下來的南下之行了。
“陛下,我並不知道您所說的稻米到底有多麼重要,但不可能比您的安危更加重要,請您慎重考慮立即退走,返回江陵!”
本來三名隨行女子,楚清清姐妹是力主項陽早點兒回去,而孫月影反而願意繼續南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她這一行對於沿途物產的收穫非常大。
但現在,就連孫月影也站到了楚家姐妹的一邊。
“陛下,我雖然對於農業並不太懂,不過也算是走過不少地方,見過很多物產的,就算您能如願找到稻米,也要考慮到把它帶回大涼是否適合耕種啊!”
“這次我們南下,既知道交州的情況,又收得零陵之地,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
項陽心裡也不得不承認,孫月影說的其實是有道理的,很多物種哪怕長得再好,也只有在當地的水土才行,只要換個土地就廢了。
項陽也沒法跟她們解釋,只要這個世界真的存在稻米,那麼在荊揚之地都是能生長的,而且產量還不低。
項陽沉吟了一下,換了個角度說服她們:“交州的情況,我們大體能猜得到了,現在必定是歸於那個鄭家的掌握,而且聽聞鄭家乃是從中原之地逃過來的。”
“你們覺得,他們掌握交州之後,會甘心於在這片地方一直當所謂的土皇帝?”
楚清清主動說道:“假如中原一直歸於大涼王朝的統治之下,他們自然不敢,但現在處於大亂之世,只怕鄭家早晚會忍不住誘惑,主動北上。”
“不過!這並不是陛下您應該在此冒險的理由呀,以交州之地理,我們想要南討自然不易,但是交易之軍想要北伐同樣要面臨地理的限制。”
“我覺得只要我們在荊州做好防禦準備,交州軍縱然來了也會被擊退,根本無力威脅我們的精華地域。”
項陽失笑道:“我倒確實不擔心交州軍北伐,不過我們不是割據軍閥,而是天下正統啊!豈能容得下鄭氏長期據有交州?這裡當年也是久服王化之地,豈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