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單獨見面的是楚清清,定下見面地點的則是大涼軍,這方面算是打平了,所以兩方首腦自然都不可能先涉險踏入對方的船上,為可能出現的“意外”留足餘地。
隨著兩條船隻接近,兩方首腦都覺得眼前一亮,對於潛在合作伙伴的評價升高。
楚氏姐妹本來以為大涼軍乃是自北方而來,南人擅舟北人擅馬,這些北方的戰士在船上的表現只怕會顯得不那麼沉穩。
結果大涼虎賁不但各個體型雄壯,而且隨著小船晃動沒有任何不適之感,越來既保持著極高的警惕與威懾,又沒有太多殺意外洩。
在水上能做到如此,說明大涼軍戰士對於水上作戰已經非常習慣了。
而項陽與陳飛首先是感覺眼前一亮。
楚氏姐妹不但是女中豪傑,而且眉目清秀,不似水上討活又落草為匪的兇蠻女子,不愧曾是貴族出身。
同樣的,楚氏姐妹身後所立的戰士,不但兇悍而且紀律嚴整,未得軍令全都規規矩矩地立在那裡,將士們的氣勢自然而然融為一體,對抗著大涼軍這邊的壓力,卻又沒有鋒芒畢露的感覺。
能把這些水中悍匪調教成這個樣子,可見楚氏姐妹的手段了。
兩軍“使者”會面,初次談聯盟合作的問題,自然是不能直接展現武力的,所以兩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風貌就等於是側面展現實力乃至於給對方壓力的唯一手段。
現在看來,兩軍的實力都超出對方預料,不過大涼軍依然能穩壓著楚家船隊一頭!
原因就在於作戰經驗方面!
楚家姐妹雖然也經常在大江之上,與荊州各大諸侯也有交手,不過那種交手還是屬於小打小鬧。
相反,雖然大涼水軍成立時間比較短,但卻接連進行大戰,面對嶽虎軍與河東軍的水軍,從開始的“水上游擊戰”到後來將大河上的敵人水軍完全壓制,乃是正規水軍中的百戰之師。
哪怕現在只是擺出了一個船隊的戰士,當他們連為一體,展現出的整體氣勢依然體現出了差距。
兩艘船隻穩穩地並排在一起,同時穩住船身,體現出兩軍將士高超的操舟技巧。
項陽再次拱手為禮,開口卻是直奔主題:“我之前透過楚家二姑娘轉告楚家,孫梟軍乃是你我兩家共同的敵人,為我們的共同利益,大家有必要互相配合,削弱其實力。”
“我已經收到楚家回信,既然已經答應了我方條件,為何又要與朕面見,可有指教?”
楚清清還沒說話,楚媛已經驚訝地道:“什麼?那一晚的探子就是你?”
楚清清喝斥道:“二妹,不得無禮!”
楚媛稍顯委屈地閉嘴,不過臉上的震驚之色依然未褪去。
那一晚上,楚媛少有地吃了個悶虧,不論是觀察力還是實際交手都被大涼軍“探子”所壓制,哪怕事後回想起來,楚媛也覺得心服口服。
萬萬沒想到,這麼本領高強的人,就是大涼皇帝!這個皇帝不是說從小養在後宮的嗎?怎麼有這麼高的武藝,而且還願意甘冒奇險親自偵察?
楚清清的腦海之中,思維激盪,憑著楚媛的反應,大體猜測到了楚媛震驚的原因。
若是大涼皇帝行動如此大膽,那她這次試探就有些自作聰明瞭呀……
楚清清表情不變,含笑道:“久聞大涼皇帝,年紀雖輕但卻是位中興之主,小女子自然也想見上一面,表達心中敬意。”
項陽的話鋒直來直去,楚清清卻要藉著客氣的話術表達恭維之意。
這就是因為楚家先錯估了項陽的膽略,而且剛剛在氣勢上被壓制的後果。
項陽抬手道:“敬意我已經感受到了,但是大敵當前,我們與敵人在搶時間,總不能只為了敬意在此浪費時間吧?”
楚清清被項陽搶了兩句,自然知道大涼軍對於他們的突然要求也是心中不滿。
不過,她也不慌不忙,續道:“聽說陛下,不也正想借此機會,見識一下我楚家船隊的實力嗎?”
項陽淡淡地道:“可惜的是,敵軍巡江甚嚴,即使楚家船隊乃是大江上的地頭蛇,只怕也難以瞞過敵軍耳目集結於此吧?”
“假如只是口頭虛報,那我在這兒聽著,只希望楚家船隊實際行動的時候,能像嘴上說的一樣得力。”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