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真也是無可奈何。
沒有任何軍隊敢於在一支騎兵威脅的情況下,進行攻城戰。
哪怕這支“騎兵”,只有三千餘眾,但是,魯真在荊州也聽說過大涼軍的騎兵戰績。
不論是以騎兵見長的涼州軍,還是兵多將廣的嶽虎大軍,都曾在大涼騎兵面前吃過大虧,魯真可萬萬不敢忽視這些前車之鑑。
然而,縱使魯真自認為已經採取了非常保守的戰術,但是後面的戰局發展,依然出乎他的預料。
大涼軍“騎兵”,膽大包天,竟然真的以三千之眾衝擊他們三萬人的大營,而且不帶絲毫猶豫。
因為魯真最初的震驚與猶豫,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精銳”將士們,集結時間依然太晚。
大涼軍這三千騎兵,“恰好”是在易秋嫻的帶領之下。
易秋嫻的指揮風格,向來是膽大包天,不受常規約束,哪怕知道正面有十倍於己的敵軍,只要在易秋嫻的算計之中,對方存在破綻,她就敢於衝鋒。
在“大膽用兵”這方面,軍中哪怕是勇猛如趙泉霍飛勇,也無法與易秋嫻相提並論。
魯真這下子急了,自己的大軍還有許多正在集結,亂成一團,這種時候非常容易被騎兵衝鋒引發混亂,他只能先把自己手上唯一保持作戰能力的中軍親兵派了上去。
然而,正如他最開始擔憂的,易秋嫻提前發覺到魯真軍的舉動,毫不猶豫地利用馬速繞過了中軍正面,從側翼找到機會,狠狠地衝殺過來。
為大將者,須懂得觀陣之術。
易秋嫻跟隨項陽南征北戰,現在也算是作戰經驗無比豐富的將領,遠遠一眼看去,就能判斷出這邊方向的敵人處於混亂之中。
魯真一直對自己的手下隱瞞了已經有敵軍騎兵衝殺過來的訊息,這樣使得軍心暫時能穩得住。
雖說大家看到上頭下了急令,而且主公的親兵隊也急急忙忙離開,那明擺著是告訴大家,已經發生大事了。
不過,不知道大禍快要臨頭,讓他們的集結還能有序進行。
問題是這也讓他們對於大涼軍的突襲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當看到易秋嫻帶領的騎兵直接殺到眼前,魯真軍中許多將士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此時,魯真本陣才剛剛摸清了易秋嫻的動向,緊急前來傳令的親兵都沒來得及把訊息通報,目瞪口呆地看著遠處大涼騎兵氣勢驚人地衝殺上來。
“孃的!為什麼敵人已經衝到眼前,還沒有軍情報過來,探子們都是吃乾飯的!”
駐守在此處大營的將領氣得直罵娘。
不管怎麼說,敵人已到眼前,他必須要作出指揮。
駐守此處的將領也是一員悍將,既然手下們並沒有集結完畢,他就親自衝殺了上來,想要靠著自己的勇猛與精銳的親衛擋住大涼騎兵的第一波進攻。
他的想法是沒錯的,可惜的是,荊州軍實在是缺少跟騎兵交鋒的經驗,根本無法防備騎兵所有的進攻手段。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