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三萬援軍被隔開也無所謂,有這三萬兵力進行牽制,敵軍想必也不敢放心大膽地對北大營進行進攻吧?
他不會想到,此刻的北大營已經危如累卵,而且他派出的三萬大軍,直接被雁門軍擋了下來,更別提給大涼軍造成什麼外圍壓力了。
霍南雁曾經設想過,陳鷹的大軍被他擋下之後,王仁青有可能會派出更多的援軍前來,不過只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雁門軍全都接下!
她沒想到,王仁青捨得下如此本錢,一次支援就派來了三萬之眾!
三萬大軍呀,直接讓她們擋下的敵軍數量增長了一倍,。
雁門軍面對陳鷹的大軍,本來就處於兵力劣勢,完全靠著步騎結合,以步軍擋正面,再以騎兵進行遊鬥牽制。
靠著這種辦法,她才能持續壓制住陳鷹。
陳鷹對於霍南雁始終抱著極大的忌憚,就讓自己的大軍擺出防守陣型,然後緩慢推進。
但是,自後方又得到了三萬援軍,加上他也大體上弄清楚了雁門軍的兵力多少,所以陳鷹立即展開反擊。
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陳鷹也希望藉著這一戰好好雪恥,讓自己的親衛也分佈到幾支精銳之軍裡,讓他們輪番對前方發起進攻。
雖然他們的步兵遠不如騎兵靈活,如果採取正面進攻的話,很容易讓側翼受到敵軍騎兵的衝擊。
但是,陳鷹先將兩支步軍專門防著兩翼的突襲,然後讓正面進攻的軍隊從中間殺過去。
這就是兵力優勢的長處。
而且,所謂騎兵對於步軍的牽制,其實並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可怕。
只有重騎兵才會正面向著步軍軍陣發起衝鋒,而且能一舉將步軍軍陣擊潰,如雁門軍這樣的輕騎兵,還是以牽制作用為主。
而且,步軍雖然笨重,但是他們使用的弓勁弓與盾牌,都遠優於騎兵的騎弓和騎盾,若是騎兵無法找到敵人無備的時機,難以防備的角度,就算強行突襲,也無法取得太好的戰果。
因此,陳鷹放上兩支步軍守住兩翼,就不需要太在乎雁門軍的騎兵,哪怕他們是由霍南雁親自率領。
不過,雁門軍對於陣地的守護之決心,大大出乎陳鷹的預料。
霍南雁嚴令步軍不得主動後退,哪怕正面無力阻擋,也要透過分層後撤,消耗掉敵軍的衝擊力,所有將士,哪怕傷亡再大也不得主動散開陣型。
而她依然帶著騎兵在側翼想辦法。
最初之時,敵軍的確是依照陳鷹的設計保持著陣型。
但是,隨著正面多次衝擊雁門軍的防守陣勢卻無法攻破,他們的傷亡不斷變大,也使得王仁青軍的陣型開始變化。
這種時候,不管是高層將領如陳鷹本人,還是中低層的將士,都會產生急躁的心理。
他們更加迫切地想要衝破正面,害怕面對不斷增大的傷亡,而且就算是多軍進行輪替,體力消耗也會變大。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