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往臺門外一看,喊她的是一位小姑娘,十五六歲左右,纖巧的身體,清麗的貌相,學生頭,一條格子連衣裙。
“九斤師傅,我爺爺讓我來請你。”
“請我?你爺爺是哪位?”
“我爺爺是王木匠。”
“哦,王師傅的孫女呀,他不是住在醫院裡嗎?”
“我爺爺回家了,我太公快不行了,他叫我過來請你去一趟。”
“啊?!你稍等一下,我馬上出來!”
唐青返回身,見兒子已經睡去,輕聲對公公婆婆說道:
“阿爸,阿媽,王半仙快不行了,王木匠叫我過去一趟。”
“肯定是叫你去剃陰頭。”
“可能吧,阿爸,你的剃頭箱能給我用一下嗎?我回去店裡拿太麻煩。”
“沒問題,你注意一點,多留個心眼。”
公公拿出自己的剃頭箱遞給唐青,他退休後一直在老臺門裡給鄰居們剃頭,也不收錢。
“青,這王半仙和王木匠還過得去,那王木匠的老婆和媳婦可不是省油的燈,你千萬要多個心眼,剃好馬上走。”
婆婆不放心,叮囑唐青。
“阿爸,阿媽,我有數,你們早點休息,我去了。”
唐青提起公公的剃頭箱,前往王木匠家。
“九斤師傅,你走錯方向了,我太公住在千人坑。”
小姑娘提醒唐青。
“你太公還住在千人坑?”
“嗯。”
小姑娘在前面帶路,唐青跟在後面。
千人坑在剡城的東面,原先為城郊一個農村。
據傳,元末朱元璋的起義軍和元兵在這裡交戰,兵敗,元兵屠殺起義軍一千多人,全部埋在這裡,故稱千人坑。
唐青記得王木匠一家已經住進新開發的一個高檔住宅小區裡,還是大別墅,怎麼王半仙還住在千人坑?
“九斤師傅,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啊。”
“為什麼你一個女的,年紀又不大,大家都叫你九斤師傅呢?”
“這個你得問你的太公。”
“問我太公?”
“是啊,嘻嘻。”
唐青笑了起來。
想起王半仙第一個第一次叫她“九斤師傅”,自己又把他那長髮給一刀剪了,還給他剃了個光頭,想想真是好笑。
那麼多年過去了,唐青每當回想起那一天的場景,自己總是會笑出聲來。
那是十四年前,1985年,今年是1999年,明年將是2000年,千禧年。
那一年夏天,唐青高中畢業,在等待與煎熬中度過暑假,最終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郵遞員叔叔還是沒有給她送來。
那時候的高考和現在完全不同,考過之後自己先估分,然後填志願。
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考了幾分的情況下,要填好志願,難度可想而知。
唐青估計自己錄取線是能夠到的,就分別填了醫學、新聞、師範,三所完全毫無關聯的學校和專業。
分數出來了,結果她距師範錄取線只差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