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一個真正的病人,據說在拍攝的時候,王君俠還曾經昏過去兩次,當時嚇得全劇組的人都心驚肉跳。
好在王君俠吃了藥之後,對於電影的拍攝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但他的敬業,卻是感動了劇組所有的人,讓眾人敬佩。
如此演員呈現出來的電影,又豈能不打動人心,又豈能不讓所有看過的觀眾感動?
尤其是郭磊飾演的黃毛,臨死的那一刻,讓得所有看到這裡的觀眾淆然淚下。
而那句徐茂山既絕望又悲憤吼出來的“他有什麼錯”,更是撥動了無數人的心絃。
總覺得自己心底的某些柔軟,被悄然觸動了。
正是由於這些感動,這四十多萬在第一天,帶著各種情緒走進電影院,看過《我就是藥神》的觀眾們,推薦起來都是情真意切。
說實話,這四十多萬人之中,可能只有一半是原本就打算看《我就是藥神》的。
而剩下的一半,則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
他們有的是因為沒買到《曙光》的電影票,甚至有的人是想去看一看《我就是藥神》到底有多爛,看過之後好在網上罵一罵。
沒想到這一看就直接入坑了。
哪怕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看過《我就是藥神》之後,都覺得無從下筆,找不到半點可以吐槽的地方。
他們也不算是真的壞人,他們也是有良心的。
如此經典的電影,如此能感動人心的電影,若真的違背良心去罵,那就真的太虛偽了。
從這部電影之中,有人看到了無良藥品商人的無恥嘴臉,也看到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人的可憐之狀。
這其中有憤怒,有同情,也有對生活的無奈。
一個原本就只是想賺錢點餬口的商人,因為心中的良知,最終蛻變成了一個寧願犯法,也要幫助那些病人的藥神。
這樣的反差轉變,給觀眾的衝擊力無疑極大。
更有一些心思深沉的觀眾,看到了這部電影潛藏著的真正意義。
他們都有理由相信,如果國家有關部門,比如說醫保中心的領導們,看到這部電影的話,又會不會受到其中一些劇情的影響呢?
從這部電影之中,很多人知道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個病。
也知道了治療這種病的特效藥,需要三萬塊一盒,差不多一個月就要吃一盒。
試問在如今的龍國,有多少家庭,能負擔得起一個月三萬的天價藥費?
劇中有好幾個病人家庭,都是因為買藥,把積蓄吃沒了,把房子也吃沒了。
最後親戚朋友都避而遠之,剩下孤家寡人,只能等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無良的進口藥商人,卻依舊不肯降價,而且變本加厲地打擊走私的低價藥。
誠然,未經許可走私低價藥,就算是這種藥的藥效跟高價藥一樣,也同樣是不合法的,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可是對於得了病的病人來說,他們哪裡會去管走私低價藥犯不犯法?
他們只知道那種藥能救命,而且自己還能買得起。
偏偏因為高價藥商人的抵制,病人們買不起高價藥,又買不到低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