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終於來到了零點,各大平臺對於前一天的票房統計極為快速。
當時針剛剛轉過零點之時,資料就已經第一時間出來了。
要說對電影資料的統計,業內最權威的自然就是豆角平臺了,豆角評分也一向是業內評判一部電影好不好看的標杆。
在零點這一刻,無數人開啟了豆角平臺的網站。
他們第一時間看的,自然就是《曙光》的票房,順帶看一下《我就是藥神》的票房。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曙光》這部電影首映日,加上之前兩億的預售票房,總票房竟然達到了恐怖的三億還多。
這第一天就有三億的票房,已經算是一部大爆電影的資料了。
一部絕症電影,竟然能有這樣的表現,簡直是重新整理了行業的認知。
再看《曙光》的豆角評分,七萬多人,有百分之五十都打出了五星好評。
其他也大多是四星三星,也就說明這部電影的評分絕對不會太低。
最終第一天上映結束,七萬多觀眾聯合打出了8.5分的高分。
要知道在豆角評分的觀眾,一向都是很嚴格的。
只要你的電影有一點瑕疵,恐怕他們就絕對不會給五星的滿分。
很多大眾看起來不錯的電影,最終在豆角的評分都不會太高。
6分是一個及格線,達到7分的電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而七萬多人打出了8.5的高分,可以說《曙光》這部吳天賜的新電影,算是票房和口碑雙雙大豐收,基本可以在影史上站住腳了。
按第一天的票房來看的話,《曙光》衝進龍國影史前十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甚至還可以衝擊一下前五。
“嘿嘿,你們猜沈暮的新電影第一天的票房是多少?”
“哈哈,不會是零吧?”
“我看了,好像是一千三百多萬!”
“什麼,一部撲街電影,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票房?”
“這哪裡高了?連《曙光》的零頭都沒有,果然是撲街!”
“開分了嗎?《我就是藥神》豆角評分多少?”
“評分還沒出來,應該是沒有超過一萬人打分,我說這第一天的資料,不會是沈暮那邊自己刷的吧?”
“別瞎說,豆角的資料怎麼可能有假?”
“……”
一時之間,網上在驚歎完《曙光》的亮眼資料之後,風向忽然轉到了沈暮的新電影《我就是藥神》上,一片幸災樂禍之聲。
而其中有一部分人,則是有些糾結《我就是藥神》的票房。
畢竟在他們心中,這樣的電影,票房怎麼可能超過一千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