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鏡子,算是歐羅巴的義大利商人最主要的獲利商品。
雖然好些國家已經能夠製作出人工水晶,但是完全透明的大塊水晶,目前卻是隻被義大利人掌握著。
赫爾曼就是主要從事水晶鏡子貿易的一名義大利商家。
他在大周已經待了快十年了,算是一個大周通。
“掌櫃的,今年的貨都已經送到倉庫裡了,明天我就給各地商鋪的掌櫃寫信,讓他們下個月來長安城一趟。”
拉爾德在長安城待了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跟大周人一樣說著官話。
赫爾曼水晶鋪子雖然在長安城只有一家店面,但是每年卻是可以從大周吸金超過十萬兩白銀。
這當然不是一家店面的銷售就能輕易的完成的。
為了售賣更多的水晶鏡子,他們跟洛陽等地的好些個商鋪都有合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長安城的這家鋪子,更像是起著批發兼零售的功能。
“周人很是喜歡我們的水晶鏡子,我們這一次花費重金,從國內購買了大量的貨,可千萬不能出亂子。”
赫爾曼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
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都穩紮穩打。
不過,眼看著不少商家在大周都發了財,他自然也是不甘落後。
“您放心,出不了亂子。雖然大周帝國有許多地方都有戰事,但是長安城這邊還是非常安全的。
各個商家普遍都還是講究信譽的。
再說了,水晶鏡子在長安城,只有我們這一家,他們就是有什麼想法,也沒有什麼用處。”
這些年,赫爾曼在長安城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的。
義大利出產的水晶鏡子雖然產量比較有限,但是肯定也不是隻有他能夠有機會拿到貨源。
但是他能夠壟斷大周帝國的市場,肯定是有原因的。
早些年的時候,也有一些其他商家在做這個生意。
不過這些商家,要麼就成為了赫爾曼水晶鏡子的股東,要麼就莫名其妙的在大周失蹤了。
最終,長安城就剩下他們一家做著獨家生意。
“西市那邊,已經沒有幾家銅鏡鋪子了吧?”
“專門做銅鏡生意的鋪子,那是一家都沒有了。勉強還有幾家在售賣銅鏡的,也都是夾雜在其他貨物之中,完全對我們構不成任何的威脅。”
拉爾德心情很是愉悅的給出了答案。
義大利人雖然製作出了透明的水晶,但是成品率其實不是很高。
再製作成鏡子,成本就更高了。
考慮到路途遙遠,各種風險疊加,所以這些鏡子,哪怕是巴掌大的一塊,也要賣一兩銀子。
至於那種一人高的全身鏡,沒有一千兩白銀,根本就買不下來。
這一次,為了提高水晶鏡子的利潤,拉爾德進貨的主要都是尺寸大一些的鏡子。
他準備好好的從大周帝國的勳貴富商的口袋裡掙一筆錢。
因為他有一種預感,自己在大周的生意,估計做不了太久了。
大周內部和邊疆,到處都是戰事,他覺得長安城已經不是那麼安全了。
所以想要撈一把大的,然後回義大利去。
“那就飛鴿傳書,讓那些大周各地的掌櫃儘快的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