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很大。
太監和宮女很多。
很多人覺得太監就是一幫閹人,在宮中斥候皇帝和妃子。
這話錯也沒錯。
其實太監的識字率,絕對是這個年代非常高的。
大明宮中甚至還有專門的機構教授太監識字,學習。
許多太監都是從小就入宮了。
相當於他們從小就接受了非同尋常的教育。
那麼多的太監之中,自然也是能夠出一批人才的。
李江在檢視宮中主要太監的名單的時候,就發現了不少的人才。
所以自然也沒有讓這些人才閒著。
特別是京師大學如火如荼的在籌辦之中,范文程專門把籌辦京師大學需要的費用給李江彙報之後,長安城外就多了幾個作坊。
因為李江發現按照自己的要求修建京師大學,花費最大的居然是購買書籍和紙張。
這實在是太讓人感到詫異了。
放在後世,哪怕是單獨修建一個圖書館,也不需要多少錢啊。
但是現在購買書籍紙張居然成為了京師大學最大的開銷。
這個事情肯定是不能忍的。
然後李江就安排人專門去了解了一下這個年代的紙張和書籍的情況。
之後的安排,也就顯得很正常了。
“陛下,這是奴婢結合之前自己的研究,還有陛下提點的內容之後,重新調整了造紙工藝製作出來的第一批紙張。”
蔡倫在大明宮中的地位,沒有辦法跟魏忠賢、趙高和曹化淳等人相比,但是也算是內侍監有名有姓的存在。
所以李江看到宦官清單的時候,一下就記住了他。
這一次安排人去修建造紙作坊,自然選擇了蔡倫。
本來重要太監就附和他的用人方針。
蔡倫剛好專業對口,那就更加沒有問題了。
“這紙張跟市面上售賣的相比,有什麼差別嗎?”
李江看著眼前這一疊紙張,沒有去想著如何確認質量之類的。
他又不是專業人士,些許的差異是看不出來的。
也不是他關注的。
“陛下,差異還是很大的。主要體現在三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