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作為百騎司的都督,工作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大周帝國傳承了一千多年,皇家自然有著自己獨特的情報系統。
所以很快的,一份各個州縣官員的名單就出現在了李江桌前。
在這份名單之中,還簡單的標註了一下每個人的情況。
比如誰誰誰是唐國公的人。
誰誰誰是隋國公的人。
又有誰誰誰是王莽提拔的。
“陛下,各個州縣的負責人,基本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靠山,除非一些邊遠州縣,人家不在意。”
曹化淳不是很看好自己負責的長安軍校的事情。
但是他又不敢直接說出來。
眾所周知,大周帝國懂得兵法的人,有點名氣的人,肯定已經出人頭地了。
而出人頭地,基本就意味著他們是四大國公之一的人。
李江讓曹化淳跳過這些人去找教諭,找學員,能找到什麼好的嗎?
“沒關係,朕勾選的這些人,你先安排人去召回來。
長安軍校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需要特別多的教諭,我們軍校首先培養的是基層軍官,有個十幾個教諭先把框架搭起來就行了。
到時候這些教諭每個人帶一個班,能夠培養出幾百號學員出來就行了。
再下一步,才需要考慮更多的東西。”
李江自然知道大周軍方現在是什麼情況。
不過沒有關係,他有著獨特的篩選人才的方法。
到時候那些“不出名”的人物,絕對能給大家帶來驚喜。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不出名”的人物,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甚至他們覺得這些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大本事的。
要不然早就出人頭地了。
怎麼可能到現在為止都“不出名”嘛。
“陛下,要不奴婢去幾個國公府一趟,看看能不能從各地邊軍之中調遣幾個將領來長安軍校充當教諭?”
曹化淳糾結了一下,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現在是軍校籌備負責人,到時候軍校搞不好,他多少也是要吃掛落的。
“沒必要,就這些人,朕已經勾選了一批,你把他們都請回來。有些充當教諭,有些充當學員。
回頭你再把軍中的一些基層隊正、校尉的清單整理出來,朕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人選。”
李江很是隨意的把把清單遞給了曹化淳。
上面已經勾選了一些人選。
“陛下,這李婧只是馬邑縣丞,讓他擔任長安軍校副校長的話,是不是有點不大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