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膽的開設那麼多的學院,他的壓力很大啊。
“要搞就搞大一點,小裡小氣的,有什麼意思?至於各個學院的教諭,你不用特別擔心。
朝廷直接徵調,還有誰敢不服?
甚至你可以大膽一點,像是物理學院、化學院、數學院、理藩院之類的學院,教諭可以聘請歐羅巴的一些蠻夷。
其他材料學院和商學院、機械學院、建築學院的教諭,你可以直接從渭水新城那邊的各個作坊之中招募有文化的匠人。
至於文學院和醫學院、農學院,那就更好解決了,直接從朝中調派合適的人員就行了。”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質量好壞的問題。
李江是一定要把京師大學的框架先搭建起來。
“陛下,微臣初入官場,到時候從各個衙門調集的一些教諭,恐怕不會聽我的話呢。”
雖然這話說的有點丟人,但是為了避免以後把事情辦壞了,范文程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提前把情況說清楚。
“這個好辦,到時候朕親自擔任京師大學的校長,你作為副校長負責具體的日常業務管理。
看看到時候誰敢不聽你的話。”
哪怕不是為了范文程,李江也是要佔下京師大學校長這個位置的。
知道京師大學將來在大周內部的地位的李江,是絕對不允許有人藉著京師大學發展自己的勢力的。
“如果這樣子的話,那麼微臣就有信心很多了。但是今年秋天就要開始上學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這些新設的學院,很多都是沒有什麼其他地方可以參考借鑑的。
單單各個學院使用的教材,就是一個大問題。”
范文程雖然是新科狀元,經學學習的很好。
甚至算學也知道一點。
但是其他很多東西,他就真的不懂了。
“你先把教諭招募回來,到時候朕親自帶著這些教諭去編寫教材。”
教材這個東西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哪怕是范文程不提這一茬,他也是要親自介入其中的。
後世很多初中高中的知識,拿到現在來作為京師大學的教學內容,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大學教授的內容,放到現在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能聽懂。
就比如微積分,你那麼快跳到這個環節,講給誰聽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微臣就再也沒有疑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