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今天準備在李江面前表現出自己鐵面無私的對待唐國公府相關的事情的態度。
所以就連舉例也都是直接把唐國公放在最前面。
“那成吉思汗和李元昊,可不是普通的胡人;南邊的劉邦和朱元璋,更是有幾把刷子。你為何會覺得這是朝中大臣故意放任他們發展呢?”
“這些胡酋和叛賊的名聲,臣妾也是有所耳聞。不得不說,他們確實是有一番本事的。
如果不是對上我們大周帝國,說不準真能成就一番事業。
但是怪就怪在他們的命不好,碰到了我們大周帝國啊。”
呂雉對大周的信心,顯然比李江要充足很多。
“只是這麼幾句話,是沒有辦法證明九邊之患是疥癬之疾的。”
李江倒是希望呂雉說的是真的,但是以他對成吉思汗這幫人的瞭解,無論如何也是沒有辦法輕視他們的。
“陛下,如今朝中雖然奸臣當道,戶部的賦稅已經許多年沒有增加,甚至還有說減少。
但是並不表示我大周的實力就不行了。
看看將士們的武器裝備,絕對是比任何一支胡人隊伍都要精銳很多。
再加上領軍作戰的將領都是有大本事的,哪怕是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平定叛亂,局面也是惡化不到哪裡去。
我大周的危害,反倒是來自內部。”
“內部有什麼危害?”
“唐國公、隋國公、趙國公和秦國公把持了大周帝國的軍權,王莽、秦檜、嚴嵩、和珅把持了大周帝國的相權。
六部尚書也都是各有各的山頭,沒有一個是忠於陛下的。
如今他們幾方的實力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
一旦這個平衡狀態被打破了,那麼大周的危機就來了。”
呂雉顯然是寫信給李江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自己會被問什麼。
所以李江的任何問題,她都能回答個一二三四出來。
“愛妃的意思是幾位國公不會允許九邊的將士讓那些亂匪進一步的危害我大唐,以免被對上找到把柄,削弱自己的權利?”
“陛下聖明,就是這個意識!並且幾位國公基本上都已經劃分好勢力範圍了,在某個區域出現問題了,都是會有固定的一方勢力去處理的。”
“雖然幾位國公有這個想法,但是人家成吉思汗和李元昊之流可不會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事。”
“沒錯!確實如此!但是他們完全可以透過邊貿的發展來進一步的影響這些胡人的行動。
對於大部分的胡人來說,他們跟大周作戰的目的,並不是要佔據大周江山。”
“嗯?總不成是他們吃飽了撐著吧?”
“陛下說笑了!自然不是如此!”
“那你說他們為的是什麼?”
“好日子!他們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過的好一些!一直以來,一些邊將是存在苛待胡人的情況的,所以人家想要我大周帝國能夠平等的正視他們,跟他們做貿易。”
呂雉這些話,不斷的重新整理李江的認知。
這個世界的情況,跟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樣啊。
呂雉的話雖然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但是細細琢磨,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讓李江頗有一點撥雲見日的感覺。
“愛妃說的朕明白了,但是朕擔心他們玩火自焚!那幫膽敢侵犯我大唐邊境的胡人,還是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