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周子民享受了朝廷一千多年的保護,現在陛下要修建一座宮殿,讓他們多繳納一點賦稅,也是應該的。”
魏忠賢憑藉著自己以前對李江的認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朝廷的賦稅,主要用在哪裡了?”
“陛下,朝廷每年的賦稅,一半都是用在九邊了。這些年,有不少蠻夷不服管教,又有一些亂民作亂,所以軍費開支比較大。”
“向百姓加稅的事情,先緩一緩,不過圓明園的修建,朕準了!”
雖然啟動資金只有一百萬兩白銀,但是李江覺得勉勉強強也夠了。
其他的錢財,自己後面再想辦法。
畢竟圓明園的修建,自己會採取超出大家想象的辦法。
“陛下,那這圓明園的修建,是由將作監負責,還是……?”
此時此刻,宇文凱滿臉喜悅。
自己真的有機會把圓明園修建出來,那麼這輩子也就甘心了。
“圖紙是宇文大匠設計出來的,你肯定是主要的負責人。但是具體的用料和建築安排,朕會再安排幾個人跟你對接。
大伴,回頭你跟范蠡說一聲,讓他負責圓明園修建需要的各種材料的購買。
還有那個范文程,讓他負責招募人員,協助宇文凱管理修建現場的匠人和幫工。”
李江自然不可能真的讓宇文凱按照他設想的方法修建圓明園。
真要是那樣的話,大周帝國還真有可能被玩垮。
“陛下,要不要讓戶部那邊徵調一批農夫?這麼大的宮殿,要是人手少了,必然會影響進度的。”
魏忠賢作為李江的狗腿子,看到李江似乎對圓明園的修建充滿了期待,自然是想要儘快的把院子修建出來。
“不用徵調農夫了,長安城外不是有不少流民嗎?這些流民全部都弄去修建圓明園。
然後各地應該也有不少流民,都可以送到圓明園修建的工地上去。”
李江才不會那麼傻,讓戶部去徵召民夫。
那可是真的在給自己挖牆角的行為。
“陛下,一些苦力活使用流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修建圓明園需要不少的匠人,這些人可能沒有辦法從流民之中解決。”
宇文凱聽到自己到時候要帶著一幫流民去修建圓明園,心中多了一些憂慮。
“匠人的話,除了工部和將作監自己的,其他需要的就花錢僱傭就行了。
記住了,該花的錢,不要省,絕對不能出現剋扣工錢的事情。”
後世動不動就喜歡依靠基建來拉動經濟發展。
雖然這個做法遭到了許多人的詬病。
但是效果卻是絕對沒得說。
李江顯然也是準備透過這一招,來盤活關中地區的經濟。
圓明園這麼大的工程一動工,不僅可以解決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人的就業問題。
還可以拉動一些列作坊的發展。
當然了,朝廷花掉了一千萬兩白銀,但是最終只有一百萬兩真的用來修建圓明園。
這種滿清的時候會發生的事情,李江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所以他才讓范文程去協助負責圓明園的修建。
這傢伙搞出了《推恩令》之後,在長安城的名聲算是起來了。
並且他現在鐵桿的帝黨,對於李江的命令,執行力度是槓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