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的商業非常繁華,朝中不少飽學之士都在抨擊此地。
有些人覺得商業的發展,會動搖國之根本,是與民爭利之舉,少伯怎麼看?”
李江倒也不怕范蠡猜測自己的身份。
反正李江都已經準備用范蠡了。
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是遲早的事情。
“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
感受到眼前的年輕人似乎來歷不凡,范蠡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收起了剛剛那玩世不恭的模樣,很是認真的回答了李江的問題。
不過,他這麼一認真,李江就受不了了。
這文縐縐的,說的是什麼?
自己聽不懂啊!
“什麼意思?”
不懂就不懂,李江倒也沒有掩飾什麼。
不過,這倒是讓范蠡有點尷尬了。
自己剛剛表現的很有才華的樣子,沒想到遇到了一個不識貨的人。
自己今天難道是看走眼了嗎?
“咳咳!”
“公子,我以糧食價格為例來說明商業和農業的關係。
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經營糧食商品;農夫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去發展農業生產。商人與農夫同時受害,就會影響國家的賦稅收入。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朝廷把糧食價格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間,這樣農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時獲利。
朝中那些抨擊商業的人,顯然要麼是別有用心,要麼就是根本不瞭解商業。”
見范蠡總算是開始說人話了,李江才恢復了正常的表情。
“你覺得西市裡頭比較成功的商家,他們有什麼特點呢?”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
李江的問題剛剛問完,范蠡立馬就回答了。
不過,等他再次看到李江不解的表情,心中明白了一點。
眼前這個貴公子,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啊。
連這麼基本的話都聽不懂,非得要用百姓們的日常口語來說明才行。
“公子,簡單的說,西市這些成功的商家,基本上都具備一個特點。合理地貯存商品,加速資金週轉,保證貨物質量。
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在西市裡頭就能存活下去。”
很顯然,范蠡雖然還比較年輕,但是一身本事卻已經頗為不凡。
特別是在商業領域,他居然能夠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