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國一千多年。
許多問題積累了那麼久之後,已經變得非常嚴重了。
這些年國內國外也是戰事不斷,讓武勳在朝中的地位不斷的上漲。
唐國公也好,隋國公也好,亦或是宋國公和秦國公,其實已經很有點一方諸侯的感覺。
有些邊疆州縣,長期都是他們的人馬駐紮在那裡。
當地的百姓已經不關心朝中的皇帝是誰,只知道自己的安全是誰在守護。
所以面對滿朝奸臣,李江擔憂的都是這些武勳。
文官再怎麼怎麼折騰,自己都還能找到一些對付的辦法。
“愛卿有什麼訊息要跟大家分享的嗎?”
李江面無表情的盯著李淵,心中已經做好準備。
等會李淵說的事情,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
自己要淡定!
既然要當昏君,那就要有個昏君的樣子。
“鎮北道傳來訊息,蒙古國的成吉思汗如今已有一統草原的趨勢,我大周北疆的邊患,今後將會變得更加嚴總。
兵部和戶部需要儘早的調配更多的將士、兵器和糧草前往鎮北道,以備不時之需。”
李淵開了這個頭之後,嬴政立馬不甘落後,跟著站了出來。
“陛下,隴右道那邊,党項人李元昊已經公開立國,這對我大周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釁,微臣建議朝廷儘快抽調更多的大軍前往隴右道,將這初生的西夏國給滅在萌芽狀態當中。”
隴右道那邊是嬴政的勢力範圍。
很顯然,隴右道行軍大總管董卓,有什麼事情也都是先給嬴政彙報,然後才會到了朝廷這邊。
“陛下,江南西道的義軍首領朱元璋,憑藉著出眾的妖言惑眾本領,已經形成了氣候,朝廷必須安排更多的人馬去平叛,否者劉備的大軍可能平定不了朱元璋叛亂。”
楊堅彷彿跟李淵和嬴政他們商量好了,跟著彙報了江南西道的情況。
御座上的李江,面無表情的盯著趙匡胤。
軍中四大巨頭已經跳出來三個了。
他不相信趙匡胤會獨善其身。
果然,伴隨著李江的眼光,趙匡胤站了出來,道:“陛下,江南東道的情況不比江南西道好到哪裡去。那反賊劉邦手下,有韓信和張良等厲害人物的扶持,已經佔據了十幾個縣的地盤了。”
“陛下,遼東道那邊,努爾哈赤的反周大軍也已經超過萬人,這些蠻子悍不畏死,以一當十,朝廷需要引起重視。”
李江以為趙匡胤說完之後,這事就算是要開始進入到下一個流程了。
沒想到兵部尚書洪承疇也站出來跟他們沆瀣一氣。
看來,大周軍方的影響力,現在是越來越大了。
兵部雖然是跟軍方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作為尚書省的下屬機構,兵部尚書其實算是文官。
“諸位愛卿,還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彙報的嗎?”
李江心中有點發愁。
這大周王朝,還真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啊。
不管是成吉思汗還是努爾哈赤,亦或是朱元璋和劉邦,這些都是人中之龍啊。
大周各地的將領是不是他們的對手,還真不好說。
不過,這個時候他肯定是不會將這個擔憂表現出來的。
昏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