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騰龍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技術,市場方面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競爭。”李興文說的很直白。
聽到李興文這話,段樂遊頓時就沉默了下來。
這麼一種發展思路,跟段樂遊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
看到段樂遊這個樣子,李興文只能解釋了一下。
“在技術方面我們相差的還是太遠了,這才是我們最應該去跟進的地方。”
段樂遊問道:“如果這樣的話,風險會不會太大了?”
如果一家企業連市場都沒有,那麼還有誰會看好它的未來呢?
現如今的華夏企業,都非常看重市場方面的銷量。
如果騰龍汽車沒有市場的話,那麼以後就算他它技術了,還會有人買嗎?
或者說,它還能夠生存到技術突破的那天嗎?
李興文直接道:“你放心好了,只要產品足夠出色,絕對會有人買單的。”
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段樂遊自然不會再有意見。
他現在還沒有能力,去質疑李興文的眼光。
李興文能夠做這樣的決策,那就說明他肯定能夠預料到這一點。
以李興文毒辣的眼光,相信早就想到了這些
段樂遊此時沉默了起來,他這完全就是想太多了。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李興文的方向去辦。
相信騰龍汽車的未來,李興文早就已經規劃好了。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騰龍汽車和晶片專案都在穩步的發展當中。
要說發展最快的,自然就是郵電部門。
有了國家方面的支援,此時華夏大部分的省市,都已經有了通訊基站。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座機基本上都普遍了。
對於華夏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要做到這點是相當不容易的。
正是做到了這一點,讓這個行業的賺錢能力非常的恐怖。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郵電部門,絕對是飛龍專案中最賺錢的一個。
要知道現在才是一九九九年,通訊的費用還是很高的。
相比於前世的高費用,現在的費用已經降低了很。
對於普通人家而言,這是完全在承受的範圍之內。
有了這麼多的基站,最受益的自然就是瀛海威。
早在九五年的時候,李興文便在這個行業中做了佈局。
當時李興文直接把瀛海威,收入到了飛龍名下。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瀛海威可以說成了華夏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個代表。
前世的瀛海威在張新樹的帶領下,最後並沒有一個好結果。
原因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張新樹沒有選擇對的發展方向。
這一輩子,李興文並沒有阻攔張新樹的發展思路。
在此之外,李興文加了一個條件。
那就是瀛海威在發展的同時,必須做另外一件事情,搜尋引擎以及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