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飛龍應該有不小的野心。
很多人就在猜測,飛龍可能要大力發展郵政業務。
在這一年時間中,郵政業務發展的太過於迅速了。
飛龍因為這個業務,賺取了不少的利益。
甚至在外省的郵電局,都跟著受益。
在這麼一種情況下,外界有這麼一個猜測是非常合理的。
就在眾人想著,接下來李一楠要怎麼發展郵政部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
李一楠把工作的重心,突然轉移到了電信部門上。
至於郵政部門的話,李一楠並沒有再多管。
這一點,從郵政部門最近的業務量就能看得出來。
在此之前,郵政部門每一個月的業務量,都會上升百分之二十左右。
最後半年,郵政部門的業務上漲的速度十分的緩慢,只在個位數。
這麼一種情況,讓郵政部門和外界的人都十分的意外。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李一楠為什麼放棄了能夠盈利的郵政部門,反而把工作重心放到了電信部門上。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李一楠這樣做簡直就跟瘋了一樣。
電信局內部的話,有不少人直接告狀到了飛龍總部。
他們認為李一楠這樣做,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對於這些打小報告的人,李興文直接無視掉了。
電信部門想要發展的話,前期只能使勁的投錢。
現在的郵政部門,已經發展起來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在上面用太多的精神。
只要不出什麼大問題,發展和盈利方面是不用擔心的。
關於電信方面的發展,這是李興文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計劃。
不可能因為這一些人的反對,就直接停止。
況且決定權在李興文的手上,這些人不管說什麼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內部的議論,對於李一楠來說沒有任何的影響。
有李興文給他做靠山,李一楠可以放開手腳去幹。
外部方面的話,李一楠受到了很多的質疑。
尤其是華偉這一方面,認為李一楠是狗改不了吃屎。
當初在聯合研發所,李一楠就被眾人嫌棄。
離開之後,李一楠在飛龍做的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郵電局的合作,讓李一楠在業內十分的有名氣。
當時華偉的人都認為,經過李興文的調教之後,李一楠確實做出了改變。
現在這麼一個操作看來,李一楠跟之前沒有任何的變化,還是那麼的自我為中心。
在華偉的人看來,飛龍跟郵電局合作,是李興文下的一步妙棋。
恐怕之前誰都沒有想過,郵電局可以透過郵政業務起死回生。
如果李一楠能夠緊緊抓住這一點,那麼郵電局絕對是一個能夠源源下金蛋的母雞。
現在的李一楠,完全忘記了李興文當初合作的初衷。
現在李一楠把精力放在電信部門上面,簡直就是膨脹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