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保證全國範圍內,能接收到各地的郵件,那就必須建設足夠多的郵政局。
這兩點任何一點沒有做到,郵政想要賺錢基本上不太現實。
至於電信的話,需要的投入就更誇張了。
先不說其他,光是鋪設電話,就是一筆十分誇張的資金。
現如今這個年代,裝一部電話起碼要幾千塊錢。
一般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電話。
整個華夏這麼多家庭,這樣的價格根本就無法普及。
就單憑這一點,註定電信行業現在無法賺錢。
普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小了,每天的電話費,可能都還比不上維修和維護費用。
要知道現如今電信的大部分裝置,只能從國外購買。
先不說購買費用有多高昂,光是每個月的維修費用,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沒有足夠的收益,根本就無法支撐這麼高的支出。
外界的人知道這一些,李興文自然清楚。
想要靠電信賺錢的話,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起碼要等到兩千年,電話開始普及,手機開始出現,電信這才能開始賺錢。
其實李興文知道,還有一個賺錢的辦法。
那就是華夏的通訊技術,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國外。
如此一來的話,華夏的通訊裝置就能遠銷到海外了。
現如今華夏的電信行業想要賺錢,只有靠技術這一個辦法。
至於其他的話,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
華偉,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之前他們研發的程控機,已經有部分賣到國外去了。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例子,用技術是能夠盈利的。
李興文現在之所以把改革的重心,全部放在郵政部,就是這個原因。
電信部門段時間內沒有辦法賺錢,不代表郵政部門同樣不能賺錢。
郵政部門唯一的好處,那就是全國大部分地方它都能夠到達。
這一點,就是郵政部門最大的優勢。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有足夠多的快遞,就能維持整個郵電局的執行。
以戰養戰,這就是李興文的想法。
如果說光靠飛龍的投資來維持郵件局的運轉,這是不現實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知道這件事情的人越來越多。
這件事情引起的轟動,自然是越來越大。
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件事情,最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現在只是傳出了雙方合作的意願,具體能不能合作,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就算真的合作了,那麼合作條件又是什麼?
現在放出的合作條件,難道就是雙方最後的合作條件嗎?
飛龍為什麼要這麼做?郵電行業真的能賺錢嗎?
以前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對於外界的議論,李興文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現如今他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靜靜的等待幾天後的合作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