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鄺埜的主動請纓,朱祁鎮並未答應,以“大戰才敗,兵部事務繁多,須得本兵坐鎮”的理由擋了回去。
讓一個老頭去那種地方救火,朱祁鎮實在是於心不忍。
朱祁鎮的目光輕輕掃過群臣,最終落到了一位藍袍官員的身上。
朱祁鎮清了清嗓子, 開口道:“于謙。”
“臣在”。
于謙有些吃驚,出列答道。
不單單是于謙,群臣也都驚訝無比。
這個時候,陛下提于謙的名字,意思不言而喻。
難道陛下是想……
不可能啊,在不少人眼裡,于謙的官運應是到頭了啊。
當初土木堡的訊息剛剛傳回的時候,于謙作為兵部侍郎,代官兵部事務,是最早支援郕王總政的人之一。
光是這一條,怕是于謙再不可能得盛寵了。
哪怕是陛下後來論功行賞,名單裡也有于謙的名字,但多數人以為,于謙在這其中,不過是為了陛下穩定朝局的策略而已。
可是現在看來,如果陛下真的想要于謙,自己當初,是不是有可能,看走了眼?
“朕見你代管兵部之際,頗有才幹,所以朕想讓你出任遼東巡撫,你可行嗎?”
朱祁鎮直入主題。
于謙想了想,目光堅毅,沉默片刻:“臣遵旨。”
群臣大跌眼鏡,一副沒緩過神來的模樣。
這般快的君臣對奏, 真是前所未有。
還有這個于謙, 這個時候,你不是應該自謙一番,說自己才德淺薄雲雲,怎麼能直接遵旨了呢?
這樣,這樣未免顯得太過急不可耐,一點都不矜持。
朱祁鎮和他們想的卻是截然不同,於少保就是於少保,和那些妖豔賤貨比不得。
什麼叫好鋼用到刀刃上,于謙這塊好鋼,放去做遼東巡撫,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鄺埜,王翱等人聽到陛下想讓于謙巡撫遼東時,心底也都是大吃一驚。
實際上在廷推人選時,這些大佬也都將於謙納入了人選之中。
于謙先後巡撫過江西,河南,秦晉,去年又詔回京師出任兵部侍郎,軍務處理上也無可指摘。
所以左看右看, 于謙都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
只不過礙於先前的事情,眾人也都吃不準陛下對於謙的態度, 若是貿然舉薦了于謙,惹惱了陛下,對於謙來說可就是禍不是福了。
聽到于謙直邦邦的話,鄺埜不自覺皺了皺眉,這個于謙,哪裡都好,就是做事……太過直白了。
這可是御前對奏啊,你得會說話啊。
鄺埜想要開口為于謙轉圜幾句:“陛下,於侍郎的意思……”
“本兵不必多說”,朱祁鎮樂了,“於侍郎乃真性情,既然願意接受,何須弄得什麼虛情假意,故意推辭幾句。”
鄺埜心底鬆了口氣,便道:“陛下聖明,老臣知罪。”
百官心底詫異的很。
聽這口氣,陛下對於謙,不僅不煩,還挺喜歡的。
看來這于謙,好像還有起來的機會啊。
定了巡撫,至於遼東總兵,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一連報了數人,全都被朱祁鎮給否了。
一連否了數人,就是傻子也都清楚,陛下,恐是心中已經有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