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沈翼的春秋筆法,錦衣衛顯得直白許多,而且出於廠衛與官員天然的對立屬性,廣寧的錦衣衛千戶巴不得給遼東的文武上些眼藥,自然不會替他們遮掩什麼。
沈翼也算是能臣,頗有能力手腕,號稱“正直剛方”、“名德老成”;而總兵官曹義無赫赫功,但朝廷以為他能能謹守邊陲,守成有餘。
可當韃靼入侵的軍報和錦衣衛的情報傳到總兵處時,沈翼,曹義等人竟然毫不置信,以為不過是脫脫不花虛張聲勢而已,也未作一點防備。
若不是廣寧城堅牆高,恐是……
鄺埜看完之後,臉色發青,將手中奏報遞交給了下一人。
直到殿內幾人都看罷之後,朱祁鎮才冷冷開口:“都說說吧,朕記得當初沈翼上任遼東時,可有不少人都說他才幹卓越,可保境安民。
結果,他就是這麼給朕保境安民,這麼治理遼東的?”
群臣面面相覷,接著便紛紛請罪。
“好了,朕不是讓你們請罪的,朕是和你們商議遼東的事情,這個沈翼……”
朱祁鎮停頓一下,意思很明確,他要這個沈翼的資訊。
“陛下”,開口的是剛剛上任不久的吏部尚書王翱。
“沈翼乃是永樂十三年進士出身,初授大理寺左寺正。
宣德初年,擢升御史,後陛下繼位之後,升任右僉都御史,協鎮江西,懲貪治奸,頗有成效。
後轉任山西按察使,山東左布政使,任上考核均為甲等。
正統十年,受命巡撫遼東,督辦遼東軍政。”
王翱短短一番話,就將沈翼近三十年來的經歷擺在眾人面前。
光憑履歷上看,沈翼的確可以說是頗有能力才幹,從京官外放之後,轉任各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封疆大吏的位置。
“這個沈翼,有沒有整頓過軍務?”
朱祁鎮問道。
王翱想了想,“沈翼于山西期間,曾率領當地衛所,剿滅過當地多年匪患,朝廷當初還專門下旨獎諭過。”
在王翱眼裡,這就勉強算是接觸過軍務了。
這下子朱祁鎮也不難理解這位朝廷眼裡能臣在遼東這麼就打成這個熊樣了。
剿匪和打仗,那能是一回事?
遼東巡撫這個職務的全稱巡撫遼東地方贊理軍務結果,一個軍務都沒接觸過的巡撫,他能幹好就見鬼了。
治民優秀,不代表會打仗啊。
當然了,這裡面,也不能全都是沈翼的責任,這場慘敗與遼東軍備廢弛有著莫大的關係。
遼東的軍備問題,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早在宣德八年年末,山東巡按張聰至遼東巡視回後上報朝廷,說是遼東衛所缺額巨大,私役成風。
他曾暗查一百戶,原定一百三十人的軍額,只剩下了老弱五人,至於其他人所在何處,領軍軍官卻只能以一句“俱有差遣”支吾了事。
但那個時候,無論是宣宗還是三楊,也都沒有追究下去的意思。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那個時候宣宗身體已然不行了,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在遼東大動干戈。
至於赫赫有名三楊,在他們眼裡,遼東都司的地位遠不如大明關內諸省重要。
遼東都司恐怕已然爛的不行,那這個膿包,何必非要戳破濺自己一身呢?
三楊在正統元年奏請當時管理朝政的張太皇太后,小修小補一番,在遼東設立巡撫一職,加強了對遼東都司的管理,算是有個交代。
這也不怪朝廷對遼東的輕視,畢竟大明的基本盤是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