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知院打了個激靈。
“平章,平章大人這是何意好,剛才不是說好了……”
“方才是方才”,伯顏挑了挑眉,不客氣地打斷了阿剌知院的話,“你心裡打的什麼主意,你真的以為我不清楚?”
兩個剛剛結成利益同盟的人,轉眼間就鬧翻了。
真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也是,兩人本就是心懷鬼胎,都覺得自己拿捏了對方。
阿剌知院想的絕不僅僅知是借伯顏的手除去孛羅,以便讓自己在明國內邊有一立身之地那般簡單。
他清楚,如果投降的明國,自己的身份,要比伯顏更加容易獲得明國的信任,成為明國支援的物件。
畢竟,也先的親弟弟這個身份就決定了明國一定會對他多加防備。
只是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他千算萬算,怎麼就沒想到,原來伯顏早就和明國勾結在了一起。
難怪他剛才答應的分外痛快,阿剌知院還真的以為自己有當說客的天賦。
至於伯顏,自然是想榨乾阿剌知院最後一滴價值。
榨乾價值以後,一個活孛羅,加上一個死的阿剌知院,足夠彰顯自己的誠意了。
伯顏讓自己的親信帶著孛羅和自己的親筆信,偷偷出了大營,飛奔趕去大同。
大同,武進伯朱冕正在貫徹執行張輔臨走時留下的方針。
很快,一個突發的情況打了他個措手不及。
幾個瓦剌人居然到了城牆下面,說是有要事稟告。
朱冕有些發懵,還是放下吊籃將這些人拉上了城上。
這些人自稱是伯顏帖木兒的部下,此番前來是有大事稟告。
接著,親衛送上來伯顏的親筆信。
朱冕一頭霧水的開啟了信,結果直接看傻了。
伯顏,伯顏說自己要內附大明?
信中,伯顏信誓旦旦說到,自己早就歸順大明,效忠陛下,自己是奉陛下諭旨,做了陛下在瓦剌之中的內應。
此番與明軍交戰,就是為了等待時機,為陛下立功,為大明立功。
信裡還說,陽和口之敗以後,也先已經決心連夜撤退,讓自己牽制大同軍馬,掩護瓦剌側翼。
朱冕揉了揉眼睛,自己沒看花啊,這上面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啊。
上面還寫著,今夜他會率兵攻打營內孛羅的人馬,希望大軍能率兵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