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份功勞, 惡了英國公的話……
一番糾結之後, 楊洪派出人馬增援陽和口,又將宣府防務交由副將,自己則是馬不停蹄趕赴紫荊關。
當得知宣府的楊洪親自到了紫荊關,紫荊關上上下下都是無比震驚的。
可比起楊洪所帶來的訊息,這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聽完之後,張輔和一眾人全倒吸了一口涼氣,可謂是面面相覷。
就連袁彬都沒想到昨夜的戰果如此輝煌。
數千瓦剌人慘死在了昨夜,囤積在陽和口的糧草一夜化為烏有。
就連阿剌知院,也丟了一隻眼睛。
阿剌知院,這個名字對邊軍來說並不陌生。
這些年,河西,遼東,哪哪都有他的蹤影,跟著也先一道,幾乎成了邊軍的夢魘。
這裡面隨便摘出一件,都是大功一件啊。
而飛球營戰後清點,只有五隻飛球未能安全返回。
五隻,一隻上面四人,也就是說,這一戰,明軍損失至多二十人。
而瓦剌,光是死的,二十後面添兩零都不止。
這個極具懸殊的戰損比,也向眾人揭示著飛球營駭人的戰鬥力。
孫祥激動的淚水都快奪眶而出了,稍稍整理思緒之後,立即讓人準備筆墨紙硯。
他要上奏,上奏,要將這個好訊息傳回京師。
孫祥突然想到,這奏章現在該怎麼寫?要不要用些春秋筆法。
想了想,還是罷了。
這本來寫出來怕就沒人會信,要是在誇大一些,那就真的成了話本了。
不單單是孫祥,張輔也是激動起來,坐不住了:“陛下,陛下真乃神人啊。
陛下所造這飛球,簡直就是利國神器啊,真是利國神器啊。
若無陛下飛球,今日,今日乃來如此大捷,此戰放在老夫看來,自古名將無人能及啊。”
當然,這話有了拍馬屁的嫌疑。
還自古無人能及……
張輔這番話,三言兩語就將最大的功勞送給了陛下。
楊洪聽罷之後,心裡暗叫好險,好險。
幸虧自己走了這一遭,沒有豬油蒙心的想要貪上功勞。
要不然的話,和皇帝搶功勞,這不是老壽星吃砒霜的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