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石亨離開之後,朱祁鎮當著張輔,鄺埜二人的面,也不避諱,給石亨下了評判:“這個石亨,雖有能力,不過很不老實。
朕要是用他,還需整治一番,降伏其心。
要是不能,儘早殺了,也少個禍患。”
兩人都深以為然。
這個石亨,的確是大明如今不可多得的將才。
可他別的不說,圓滑,狡詐,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武官,甚至不輸給那些文官。
這,也難怪陛下對他下此結論。
季鐸在接到皇命時,其實是有些懵逼的。
這種事,怎麼算也都輪不到他這個新上任的大同總兵。
他有些惴惴不安,硬著頭皮去請教張輔。
這一來,是請教,拜拜山頭。
張輔掌管五軍都督府,那以後,就是自己頂頭上司的上司了。
二來,就是抽調兵馬一事。
俗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現管。
雖說大同這一畝三分地現在是自己說了算,可季鐸明白,大同的大佛們實在太多,伯爵,侯爵遍地走,一個國公,一個兵部尚書,哪一個都是能壓死自己的存在。
如此一來,顯得自己這個大同總兵更是芝麻綠豆大點的官。
多請示,多報備,總歸出不了錯。
張輔雖說對他印象不佳,不過陛下都沒再和他計較,自己和他置個什麼氣。
至於公事調兵,張輔大筆一揮,抽出了兩千人馬給了季鐸。
至於起。請教,張輔想了想,還是點撥了幾句:“你是陛下親點的大同總兵,在大同這,你季鐸,是代表著陛下的顏面。
大同這的情況,你比本國公清楚。
老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陛下這是在幫你燒起第一把火。
這第一把火燒的旺不旺,決定著大同這鍋飯是不是夾生飯。
這背後的深意,你,清楚了嗎?”
張輔說話雲裡霧裡饒著,季鐸這能是硬著頭皮說明白。
待季鐸離開以後,張輔搖搖頭。
但凡是心裡明鏡似的,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絕不會說自個明白。
這種的,就是典型的打腫臉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