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乍一聽,這處處都是為國為民,簡直就是大明的大功臣啊。
怪不得在大同這地方,石亨能混的風生水起,這也不是沒有道理了。
文官,軍將,百姓,幾乎與他都是利益共粘,也樂的被他架空。
當然,石亨是不是一心為國的大功臣,在場的人心裡都有定論。
石亨為了保命,關於自己的腌臢事,也全都交代出來。
石亨心裡也明白,就算他不交代,郭敬那幫雜碎難道就不會交代?
比如他外出剿匪,實際上也能算是外出搶劫。
石亨可以說是肥瘦不挑,除了朝貢的,就沒有他不敢動手的。
他開墾軍屯,繳完稅糧以後,幾乎有大半都落進了自己的口袋。
至於走私,瓦剌人的羊馬牲畜,關內的糧食,私鹽,他處處有份。
不過石亨跪在地上死命的磕頭,拼命解釋,甚至賭咒一般的發誓,即便是劫掠商隊,他也嚴令約束手下,不得傷人性命。
搶奪的財物,可最多一成就罷。
石亨強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絕沒有私通瓦剌,叛國資敵。
這話,朱祁鎮是信的。
結合石亨日後的表現,他對大明的確有功。
至於算不上得上忠心耿耿,朱祁鎮以為,他的眼光要比郭敬要長,要遠。
他之所以沒有背叛大明,是因為瓦剌人根本就提供不了更高的籌碼。
說句難聽的,就是瓦剌人封了你一個王又如何?
日子能有在大同舒服?
朱祁鎮此時在心底給出了評價:此人可用不可信。
大同,是留不得他了。
不僅僅留不得,還得來上一場轟轟烈烈的去石亨化。
朱祁鎮簡單重複了一下剛才的政策,石亨聽罷立馬錶態,要獻出全部身家,磕頭謝恩:“陛下隆恩,罪將定當銘記五內,為陛下牽馬墜蹬,萬死不辭。
大明得陛下聖君,實乃國朝之福,萬民之福。”
石亨一面謝恩,心裡也終於鬆了口氣。
自己的小命,總算是保了下來。
只是可惜了這麼多年的積攢……
石亨還是有些捨不得了,不過轉眼一想,都是些身外物,大不了就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