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讓宣府,大同,還有附近的衛所早做準備,隨時增援。
若是瓦剌真的一旦對內三關用兵,守軍要拼死一戰,等待援兵。
告訴他們,要有敢死之心,大明,絕不會忘了他們,孤,也不會虧待他們。”
“是,奴婢記下來。”
一旁的金英答到。
“諸位卿家還有什麼要說的?”
朱祁鈺詢問著殿內的諸位。
王直起身之後,沉聲道:“殿下,內三關固然重要,可天下之本在京師,如今京師人心惶惶,定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殿下不可不防。”
朱祁鈺深以為然:“王師傅說得在理,傳盧忠。”
盧忠,朱祁鈺新任的錦衣衛指揮使。
當初孫太后為了示好而空出來的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如今已有錦衣衛左都督盧忠補任。
很快,盧忠匆匆趕來:“臣盧忠,見過殿下。”
“起來吧。”
“謝殿下。”
“錦衣衛那,整頓的怎麼樣了?”
朱祁鈺先是問了錦衣衛的情況。
“回殿下,錦衣衛經過幾日來的整頓,尚有緹騎一千餘人,京師十四個千戶所之中,在職兩千七百餘人。”
盧忠這幾日也是焦頭爛額,如今京師的錦衣衛,全部加起來也就不到四千人。
這與先前萬人的規模相差甚遠。
當初皇帝御駕親征的時候,光是緹騎就帶走了五千之餘。
剩下來的這四千人左右,近乎一半都是些侍衛儀仗的花架子。
“孤交代你一件事,京師這些天流言滿天,各種胡商不計其數,誰也保不準他們會不會有其他心思。
錦衣衛這幾日要仔細糾查,若是一旦發現什麼,許你先斬後奏。
孤知道這是件難事,錦衣衛人手也不夠,讓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協同辦案。”
“臣領命。”
盧忠喜出望外。
盧忠退下以後,朱祁鈺接著論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派人去北通州,檢查庫存的漕糧。
這件事,自該是戶部分內之事,不過王佐不在,此事事關重大,便交給王直督著戶部去辦。
這第二件事,就是兵部儘快得拿出一個章程,京營剛剛大敗,雖說主力猶存,可還是傷了元氣。
南京武庫呼叫多少軍械,又該調多少班軍入值京師,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王直等人對朱祁鈺一連串的決策也都心悅誠服。
不得不說,從為君這個角度來看,方方面面,郕王做的都是無可指摘,這位監國,不知道比他皇兄強上多少。
察納雅言,諮諏善道,頗有明君的氣度風範。
面對這麼個棘手情況,朱祁鈺的表現的確可圈可點,在幾位老臣和金英的幫助下,一切到還算是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