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兩銀子,他陸家也不是拿不出,可即使拿得出來,這個銀子他也不能拿。
他要是拿出銀子,那他立馬就會被懷疑成這件貪墨事件的幕後主使人。
這個黑鍋,他不能背。
這麼大的罪名,陸家家族也背不起,搞不好,就會連整個家族都賠進去。
為了一個江南,賠上整個家族,不值得。
陸國公咬著牙,捏著拳,滿心不甘,卻又莫可奈何。
他倒是想跟以前一樣,有人彈劾他的人,他會先奏請皇上仔細查探案子,然後他會推薦一兩個他這邊的大臣去假意調查一番,再在暗地裡動些手腳,然後光明正大的反咬一口那個上奏摺彈劾的大臣。
要是以往,他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扭轉乾坤,得以保住陸家在江南的勢力,
可是這一次不行。
流民已經湧到了京城,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就算陸家權勢滔天,怕是也掩蓋不住這麼天大的事。
權衡利弊得失後,陸國公決定放棄江南這一塊肥肉,保住陸家家族為主要。
江南失去了,日後他再徐徐圖之,江南還有回到他手裡的機會,可陸家要是沒了,就什麼也沒了,在皇宮內院的貴妃娘娘和兩個皇子殿下也就全完了。
陸家和貴妃娘娘,兩個皇子殿下是福禍相依,就是為了貴妃娘娘和兩個皇子殿下,他也不得不放棄江南。
皇上發了一頓脾氣後,就開始和文武百官商議探討此事。
最後,皇上下旨命江南吳總兵出兵一萬,鎮壓盜匪流民,又下旨命戶部左侍郎為賑災大使,前去江南周邊幾座大城調集糧食,運送去災區。
又派金麟衛的人前去江南調查貪墨案子。
這一次派出去的人,全都是皇上的心腹,陸國公幾次推薦的人都被皇上和內閣大臣反駁了。
這也是皇上第一次在朝堂會議上,多次反駁陸國公的提議。
陸國公心下憤岔,但也不敢強逼皇上答應。
自從梁閣老被砍了腦袋後,內閣就被皇上的人掌握在了手上。
陸家的勢力,已是大不如前。
……
最近裴氏為了辦小曾氏的喪事,也已快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地步。
這一陣子,她當了自己三分之二首飾,再當下去,她就要沒首飾戴了。
還當了兩件宋家祖上流傳下來的擺設。
那可是好東西,是宋家老祖宗傳下來的珍品,每一件都價值上千兩銀子,可到了當鋪卻不值一半的銀子。
裴氏很不捨得,可又不能不當。
不當,小曾氏的喪事就辦不下去。
寶相寺的和尚為小曾氏算了日子,小曾氏的棺柩必須要在家裡放上七七四十九天,再送到寶相寺安放,等停放滿一百二十八天後,才能入土安葬。
那還得花多少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