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面的熱水是一直燒著的,唐梓顏很快便泡好了一壺茶,給先生們送了過去。
因為杯中的茶水很燙,先生們擔心貿然將這茶水放入水中,會影響茶的味道,因此便都耐心的等著。
同時,他們也都在觀察著牆上的詩句,這一看,那位陳先生最先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唐姑娘,你什麼時候又張貼了有關茶葉的詩句啊?竟然也做得這般好。”陳先生感嘆道。
“陳先生好眼力,”唐梓顏道,“這詩句是昨日才貼上的,我想著既然臨江仙開始賣茶了,便寫了幾句有關茶的詩句。”
“好詩,好詩啊!”陳先生感嘆道。
“詩是好詩,但我向先生們保證,我的茶也是好茶,”唐梓顏自信地道,“茶剛泡好。還很燙,各位稍等片刻便可品嚐了。”
平日裡臨江仙的酒很受歡迎,但畢竟價格不便宜,讓一些想喝酒又買不起的客人們心中很是遺憾,只能拼命攢錢,十天半個月才咬咬牙買一壺回去嚐嚐。
但茶就不一樣了,兩百文錢就能買到一兩茶,而且如果不買茶走,只是在酒坊品茶的話,也只需要一百文錢一壺,這個價格不算高,偏偏味道也那麼好,比起醉美人和笑春風來說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滋味。
買茶的客人們越來越多,如此過了五天左右,唐梓顏驚訝地發現,家裡的茶只剩下兩三斤了。
“姐姐,咱們得趕緊炒茶了,”唐梓顏道,“我沒想到這茶這麼受歡迎,賣的這麼快,咱們之前做的那些已經不剩多少了。”
唐梓月也很詫異:“這個比咱們賣酒賣得快多了。”
“對呀,可能比起酒來說,大家平日裡更常喝茶吧,”唐梓顏道,“而且咱們價格定的又不算高,很多人都買得起,便賣的快了些。”
“我昨日去買油紙的時候,都聽見那老闆在議論咱們的茶呢,相信咱們的十里香很快便要在這蘇州城出名了。”
“現在賣的這麼快,我估摸著已經小有名氣了。”唐梓月道。
其實這幾日,他們在賣茶的同時,也在收散茶,每天都能收到幾斤散茶,而且在收到的當天晚上就會炒好裝好。
他們每天大概能炒好一斤茶,再加上之前第一次炒了十多斤,這麼多的茶,卻在五天的時間就賣的差不多了。
“看來咱們得加大收茶的力度了,”唐梓顏道,“如果每天只能收幾斤散茶,最多兩天,這茶便會供不應求,而且一兩茶聽起來不少,可如果買茶的客人每天都泡茶喝的話,要不了多久便會重新來買,咱們得趕緊想辦法。”
當天,唐梓顏就又重新寫了傳單,給更多的人發放,希望能夠多收些茶葉,但本身這些散茶就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就算這樣,每天也只能多收兩三斤新鮮茶葉。
因此,到了這茶葉開售的第八天時,臨江仙的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唐梓顏嘆了口氣:“早知道這樣的話,每天就限量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