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這二兄弟二人自然就不會錯失,顧承宇聽到這話,頓時就有些不好意思,沉思片刻之後,這才抬頭吟唱道: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這一首詩吟唱完,在場的眾人紛紛鼓掌,畢竟這一首詩,也是吟唱的極好。
只是帶著一絲絲的悲傷之情,但也無傷大雅。
唐梓顏也連連點頭,不愧是未來的權臣,這文筆也不是蓋的啊。
“嘶!這首詩做得好,我覺得就算是鄉里的先生,都不一定做得出來。”唐默激動的說道,雖然他不懂什麼詩律,但他覺得好,那就是好的。
“姐夫說的對,這首詩能夠做出來的人,很少,承宇,沒想到你居然這麼臥虎藏龍,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不錯。”唐梓顏由衷的稱讚。
顧承宇聽到唐梓顏這話,心中甚是歡喜。旋即笑了笑:“姐姐過獎了,我都是一時興起的打油詩罷了,不過我倒是想知道姐姐能不能展示一手?”
顧承宇這話一說完,眾人紛紛看向唐梓顏,他們倒是也很期待唐梓顏會作出什麼詩句。
唐梓顏聞言,笑了笑,其實她早就準備好了,只見她清了清嗓子: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一首詩作罷,在場的眾人都震驚起來 唐默怎麼都沒有想到一首詩句了,還能夠這麼長,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
唐梓月也滿臉震驚,拍著手掌連連說好。
顧君澤幾個人更是震驚掉了下吧,這一句句,環環相扣,甚至厲害!
而且還十分的押韻,由此可見唐梓顏的功底不容小覷。
顧承宇直接愣在原地,嘴裡唸唸有詞道:“這一首詩,前八句寫端午節投粽子、賽龍舟習俗與屈原的關係,次八句推測屈原塔的來歷,末八句讚美屈原不苟求富貴而追求理想的節操。”
“果然姐姐寫的這一首,才是精彩絕倫啊!佩服,佩服!”
眾人聽到顧承宇這一番點評之後,對唐梓顏更加刮目相看。
因為顧承宇向來不會輕易點評,如果點評的話,那足以說明唐梓顏的這一首詩堪稱為絕品。